文档介绍:六年级上册全册分析一. 学生基本情况分析上期学生基础一般, 成绩有所提高, 但提高阅读水平和理解能力以及写能力还较差, 有 50% 的同学对于阅读短文理解缺乏信心,见其兴叹,写作更是心中充满的激情,可无法用语言表达出来, 也就是说学生自己的知识面较狭窄。本学期将在训练的广度和深度上下功夫。二. 思想情况通过本册课文的学习, 要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 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三. 教材内容分析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 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 本册教材共有课文 32 篇, 精读课文 17 篇, 略读课文 11 篇, 选读课文 4篇,8 个基础训练。教材一般由四部分组成: 导读, 课例, 读写例话, 积累运用。体现了由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过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教材编绘了多幅插图. 四. 教学目的要求 1 、巩固汉语拼音,识字 100 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 2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 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3 、能有有条理地写事和人,做到有中心;会修改作文;会写简单的合理的想象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4、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 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 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 写写) 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5、使学生受到热爱党、热爱人民的思想教育; 受到孝敬父母、关心他人、助人为乐的教育; 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 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陶冶学生的爱美的情趣;还要使学生从一些写景状物的文章中学习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正确思想方法. 五. 教学措施 1、看图学文教学时,要将事物的形象和文字描述紧密结合起来。 2、讲读课文教学时要突出重点训练项目的训练。 3、重视词、句、段的训练, 重视朗读的训练和指导, 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 拓宽学生的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 4、加强信息反馈,注意师生沟通。 5、读写结合,以读促写。 6、要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运用电教设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7、积极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多一些体验教育,为语文学习提供实践经验第一单元 1 山中访友一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充满好奇心的散文。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走进山林,探访山中的“朋友”,与“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世界, 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二、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 .掌握本课 8 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3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4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三、教学重难点感知内容,理清思路,反复诵读,体会作者的感情。四、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古桥的图片;录有风声、雨声、鸟叫声、溪流声等声响的课件。五、教学时间: 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 、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 、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 、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二) 、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1 、初读课文,读准生字的字音,圈出你认为优美的词语并多读几遍。读通课文,了解大概内容。 2 、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清爽吟诵唱和陡峭挺拔精致奥秘德高望重津津乐道别有深意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 、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 、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心情好;高兴) 2 、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1 )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2 )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3)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不坐车, 不邀游伴, 也不带什么礼物, 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 踏一条幽径, 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1 )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 ”练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