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doc

格式:doc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五年级上册数学单元教学计划第一单元小数乘法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乘法、积的近似值、有关小数乘法的两步计算、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自主探索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能正确进行笔算, 并能对其中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 2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3.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并会运用这些定律进行关于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感。 4 .使学生体会小数乘法是解决生产、生活中实际问题的重要工具。教学措施: 1 .重点引导学生用转化的方法学****小数乘法。 2 .指导学生对小数乘法的算理做出合理的解释,提高简单的推理能力。 3 .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因数与积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规律。课时安排: 6 课时。第二单元小数除法教材简介: 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小数除以整数、一个数除以小数、商的近似值、循环小数、用计算器探索规律、解决问题。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 、使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结合实际情况用“进一”法和“去尾”法取商的近似数,初步认识循环小数、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 3 、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探索计算规律,能应用探索出的规律进行小数乘除法的计算。 4 、使学生体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体会小数除法的应用价值。教学建议: 1 .抓住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为小数除法的学****架设认知桥梁。 2. 联系数的含义进行算理指导,帮助学生掌握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课时安排: 本单元可安排 11 课时进行教学。第三单元观察物体教材简介: “视图与投影”是《课程标准》中“空间与图形”这一领域的内容,在不同学段有着明确的要求。第一和第二学段分别要求“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到第三学段才正式学****投影和三视图的知识。所以在本单元教材中没有给出视图的概念, 而是采用“从不同方向观察”的表述。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积累了丰富的观察物体的感性经验, 通过第一学段的学****已经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本单元在此基础上, 通过观察较为抽象的几何形体, 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 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使学生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或两个及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不仅设计观察活动, 而且注意设计需要学生进行想像、猜测和推理进行探究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例如, 呈现从不同方位观察一个立体图形所得到的三个图形, 让学生用正方体搭出相应的立体图形。这就要求学生要根据已有的图形的表象, 不断在头脑中对这些表象进行组合和调整, 最后再通过拼摆进行验证, 从而使学生的空间想像力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锻炼。单元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让学生认识到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是不同的。 2 、通过观察实物,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两个物体或一组立体图形的位置关系和形状。 3 、通过拼搭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像和推理能力。教学建议: 1. 准备好必要的教具和学具。可以结合实际,指导学生自制学具。 2. 注意让学生真正地、充分地进行活动和交流。注意不要让教师的演示或少数学生的活动和回答来代替每一位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