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6.1平方根 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三节
设计思路
数学是人们对客观世界的定性把握和刻画,是一个由具体到抽象、概括,最后形成方法和理论,并进行广泛应用的过程。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概念并进行解释与应用,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
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本节课应主要采用探究式和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以求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让学生学会学习,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理解一个数平方根的意义。
2、学会平方根的表示法,能正确的求出一非负数的平方根,并运用以上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通过学方运算是互为逆运算,体验各事物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兴趣.
(二)能力目标
1、加强概念形成过程的教学,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
2、训练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
3、提倡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并能与同学交流与合作,变学会知识为会学知识。
(三)情感目标
1、让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培养他们对数学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鼓励学生进行探索和交流,通过学生在学习中互相帮助、相互合作,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教学重点
1、了解平方根的概念、性质和求法。
2、运用所学的平方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平方根的概念和平方根的表示方法。
2、运用所学的平方根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硬纸片若干张、剪刀一把
教师:幻灯片制作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设疑引新
 
剪一剪
同学们,你能将手中两个相同的小正方形,
剪一剪,拼一拼,拼成一个大正方形吗?
【点拨】如果小正方形的面积是1,那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呢?面积是2的大正方形,它的边长是多少呢?
(设疑之后,引导学生解决这个问题的本质,即求平方等于2的数是什么?)
做一做
【投影】
1、已知一正方形桌面的面积为4cm2,它的边长为---------cm
2、已知一正方形桌面的面积为2cm2,它的边长为---------cm
议一议
 以上交流的问题有什么共同特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来研究的一个新的概念——平方根
【投影课题】
动手剪纸拼图
口答:2cm
算不出来
讨论交流:
已知一个数的平方求这个数
通过亲手剪拼,创设情境,在学生感到新奇而又不知所措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唤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设置悬疑,无疑对本节课的学习创设了良好的情绪状态。
实际问题引入,自然、轻松。体现了数学问题源于“实际”的课程理念。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填一填, 算一算
㈠概念引入
【投影】
填空
1、(  )2=9 
2、(  )2=
3、(  )2= 16/25
找
积极思考,
举手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