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稿.doc

格式:doc   大小:21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稿.doc

上传人:379266576 2021/8/16 文件大小:2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稿.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小学生安全知识讲座稿
生命不再重来,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安全生产,人人有责,这绝对不是一句空话,是多少先辈们用血的教训换来的经验总结。以下是WTT为你整理推荐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希望你喜欢安全生产知识演讲稿范文。
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篇【1】
各位领导,同事们:
大家好!
安全,是企业一切工作的基础,是企业提速发展、书写辉煌的立业之基,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本质要求。“关注生产安全,构建和谐矿山”,更是所有矿山人,共同的心愿!作为一名采矿安全员,我“深深的感到重视安全”是一种态度、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境界。这种态度、责任,在企业的安全生产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为此,在日常工作中应以“责任、务实、态度、执行”为抓手,牢记职责,不辱使命,下大力气、下硬功夫着力做好安全生产工作。
安全,需在压力中前行。因为有压力才有动力,而压力来自于责任,这种责任出于为了企业的兴旺发达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审视安全,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了“队兴我荣,队衰我耻”的主人翁责任意识的召唤。安全生产管理,要时刻保持一种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以一贯扎实做好各项安全生产精细管理,成绩面前不骄不躁,困难面前勇立潮头,遏制安全生产中出现的任何隐患苗头,始终做到安全的可控、在控。要永葆一种为企业履行好职责、提供好服务的旺盛的精神状态,永远铭记身上所背负的责任,以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去努力工作,自觉贯彻执行安全生产各项规章制度,用责任撑起安全生产无形而坚挺的网,用责任筑牢安全生产的大堤。
安全事故,绝大多数是由违章、麻痹侥幸心理造成的,也就是一切事故的根出现在我们的思想上、安全意识不足、现场管理不严,凡事掉以轻心,依然是引发各类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如果你正在违章作业,那么冒险将使你失去家的欢乐;如果你没有牢记规程,那么失误将使你失去家的幸福;如果你不吸取事故教训,那么麻痹侥幸将使你失去家的温馨。如果......如果还有很多,我希望这都是假设,事故不是等你准备好了才发生的,它总是不邀而至,不期而遇,即便是最伟大的先知也无法预料。
安全为天,是我们的安全理念。在这个“天”底下我们不得有丝毫麻痹侥幸心理,我要充分的认识到我们所有的工作必须要做到一切为了安全,一切服务安全,一切服从安全,一切保证安全。并把它作为我们管理人员的行为准则。把安全生产比喻成一台正常运转的机器、那么我们每一位职工就是每一颗螺丝钉、在生产作业的每个环节、采矿工程的每道工序、都需要我们掌握先进的技术、正规操作、依法按章,都需要我们经常回忆那些含泪带血的教训、都需要我们拧紧那颗属于自己的螺丝钉。
为了国家的宝贵财产,为了父母妻儿的翘首期盼,为了您,为了他,让我们充分牢记:“个人关系整体,细节关系全局,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职工生命高于一切”的安全理念,正规操作、依法按章、齐心协力、尽职尽责、共同创造安全生产的又一片蓝天。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生产安全知识讲座稿篇【2】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我叫____________,来自变电运维一班。今天我演讲的
题目是---肩负安全的使命。
20________年7月,怀揣着美好的梦想和远大的抱负,我走出校门来到了东营这片广袤的土地,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东营电力人。
转眼间,已经过去了四个年头,回顾这四年的风风雨雨,我感到无比充实和自豪,因为我已经从当年的矛头小伙成长成了一名合格的电力安全卫士。
我是一名变电运行值班员,我的岗位太过平凡,单调,枯燥,整日与电流声作伴,我们没有惊天动地的丰功伟绩,也没有催人泪下的煽情故事,但职业却赋予了我最神圣的使命--守护安全!年轻的翅膀承负一份厚重与博大,也承载了一颗为之奋斗的赤子之心。为了这两个字,我们变电运行人放弃了很多东西,放弃在空调屋里舒服的享受,换成严冬、酷暑中对设备的巡视检查;放弃节日与家人的团聚,换成在变电站坚守岗位......可是付出终有回报。20________年8月20日,我想在座的各位都很清楚,这一天对于我们东营电力人来说是一个极不平凡的日子。在这一天我们收获了安全运行8000天!!!在这欢庆的时刻同志们可曾想过,8000天这个金光闪闪的数字,对我们变电运行人员意味着什么?它意味着8000个不眠的日夜,意味着我们两代运行人挥洒的青春!
在我的身边有这样一位同志,他是我们操作队的值班负责人,是运行专业的行家里手--李洪山,34年来他一直坚守在运行工作的第一线,在变电站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把青春和智慧无怨无悔地献给了电力事业。他今年52岁,已经过了知天命的年纪,双眼已经昏花,每次坐到值班台前,总见他边戴上老花镜边唠叨“这眼是越来越不行喽”。但就是这样,他的身影却还是总出现在守护安全的最前线。深夜紧急跳闸事故的处理现场有他的身影,新变电站冲击送电的里里外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