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跨越式跳高》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跨越式跳高学习是在学生掌握的基本各种跳跃能力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跳高技术的基本知识。七年级学生的年龄在13、14岁左右,这一年龄段的学生,对新鲜事物多好奇,有很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在教学中充分给学生展现自我,学生将会更主动、积极地去学习。跨越式跳高是本课重点学习的内容。属于下肢运动,为了使学生更好的学习动作技术和提高学习兴趣,我首先采用了用顶气球的方式来锻炼学生弹跳能力,同时也用利用气球来帮助学生做单脚起跳的动作,为后面的跨越式跳高的起跳做准备。让学生在本课中基本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知识与方法。增强腿部力量,提高弹跳力,发展灵敏性和协调性,为以后学习各种跳跃项目打下基础,让学生掌握一种良好的体育锻炼手段。
二、教学内容
跨越式跳高
三、教学目标
依据以上对本课时教学活动课程资源的分析,我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知目标:初步建立跨越式跳高的运动概念,让学生了解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形式
2、技能目标:90%的学生能理解技术动作,70%的学生能在学习之后初步作出摆动一次过竿的动作
3、情感目标:学生能在自主练习中学会合作、学会评价,体验运动的乐趣和成功的愉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
由于是初学内容,根据七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及教材特点,我将教学的难点放在直腿摆动依次跨跳过竿的动作方法上。重点放在了完成动作时身体各部位的协调配合上。
五、教法和学法
在本课时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多交流多练习多引导的方法来激发学生兴趣,充分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着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学生,我给自己
定的任务是:引导学生参与,指导学生学与练,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方法上,我计划使用讲解示范法、图示法、游戏法等教法。
通过:
(1)看图解自主学习。
(2)互相评价、互相学习、质疑、讨论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3)通过学生自我展示、评价,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程序
我将本课将本课分为:导入与热身;实践与提高;调解与评价等3个阶段。
(一)激发学生兴趣、热身与导入阶段。
教学常规
①体育委员整队。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