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初中语文三大文体阅读答题技巧.doc

格式:doc   大小:58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初中语文三大文体阅读答题技巧.doc

上传人:小健 2021/8/16 文件大小:5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初中语文三大文体阅读答题技巧.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阅读答题技巧
一、说明文阅读答题技巧
1、 说明文的类型:事物、事理说明文(从内容角度,根据说明的对象和目的)。事物说明 文一般标题就是说明的对象;事理说明文找准开头结尾的总结句。因为说明对象是一篇文 章所要介绍的事物或事理,一般是一个名词或名词短语,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看文题二 看首尾段。事物说明文指出被说明事物即可。事理说明文指出说明内容,形成一个短语:介 绍了......的......(对象加内容)。
2、 说明文的语言:生动形象、准确性。
3、 说明方法(三个字),要掌握几种常见的说明方法(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 下定义、打比方、画图表、作诠释、摹状貌、引资料),会分析在文中的作用。
4、
说明顺序
具体内容
时间顺序
时间顺序则是说明事物发展、演变,例如介绍工作程序的 文章。
空间顺序
从上到下,从里到外,总到分,外到内,前到后,左到右, 整体到局部,都可反之等,常用方位词如介绍建筑物或实 体。
逻辑顺序
先结果后原因,层层递进,现象到本质,因到果,果到因, 主到次,浅入深,个别到一般等,常用表因果、表事理顺 序的词,如"因为、所以""首先、其次"。
掌握答题格式:本文使用了的说明顺序对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便于读者理解。(第 一空应该填具体的说明顺序,第二空应该填写具体的事物名称或说明的事理。如果是事理性 说明文,但又不能准确表述,可用“事理”、"科学事理”等模糊性的语言表述。)
5、 中心句:出现的位置开头或结尾,有时在句中。判断,多为概括性较强的句子。叙述句、 描写句、阐释句、疑问句一般不宜作中心句。
6、 说明语言
类型1、加点字词有何作用?抓住说明文语文准确这一特点答题。对策:答:准确/生动 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事理。
类型2、能否替换为另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对策:
答:(1)不可以。
(2) 原词的意思或内容。
(3) 所换词语的意思或内容。
(4) 换了后意思有何改变,与不符合实际。
类型3、限制性词语能否删去?
对策:
答:(1)表态(删还是不删)。
(2) 定性。如:"比较""几乎”"相当”等词表程度修辞;"大约""可能”"左右”等表估计,"多”“有 余”等表数量。
(3) 若删去,原来什么样的意思就变成了什么样的意思了,不符合实际,太绝对了。
(4) xx词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周密性、科学性。
类型4、从文章中找出一个能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特点的词句,并体会。
类型5:指代一一"这些条件〃、"这种现象〃“同样道理”等在文中具体指代什么。对策:一 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 一部分。
二、记叙文阅读答题技巧
问文章体裁?答:此文是一篇。
备选答案有:诗歌、小说(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散文(抒情散文、叙 事散文、议论性散文即哲理散文)一一要求形散而神不散、剧本、说明文、议论文
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
文章内容?
方法:看题目、人物(事物)、事件,进行综合、概括。
强调三个部分:内容是什么,文章怎么样,作者怎么样。
答:A、此文记叙了(描写了、说明了)......的故事(事迹、经过、事件、景物)。即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