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形的运动(一)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
【教学内容】
教材第29页例1
【教材分析】
本课时从丰富的实例出发,使学生感知生活中普遍存在的轴对称现象,在实践活动中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本特征,认识对称轴。
教材从具体到抽象,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理论,指导学生认识轴对称图形,循序渐近,层次分明,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一年级上册认识了上下左右,在一年级下册又初步认识了一些平面图形,为学习轴对称图形打下了基础。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既可以了解对称现象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又能提高数学观赏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对称现象,能找出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合作中交流、学习、互动。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建立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准确地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轴对称图形。
难点:如何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对称现象并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对称图形、尺子等。
【教学流程】
↓ ↓
―→
↓ ↓
―→
↓ ↓
―→K
教学设计
【情境导入】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 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是什么特征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上面每个图形的左边和右边,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向你们组的同学说一说。(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从形状、花纹、大小、图案上观察)
师:你怎么知道它们的左边和右边是一样的?
生:我是看出来的。
师:小朋友们真能干,是看出来的。对呀,观察是学习的一种好方法。除了观察,你还可以怎样证明呢?
生:可以将它们对折。
师:请大家想想,如果我们把它们的左边和右边对折起来,会出现什么情况?(充分让学生畅所欲言,然后课件演示对折重合)
师小结:像这样把一个图形对折后,左边和右边能完全重合,这样的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探究新知】
1.设疑,激发兴趣。
师:老师用彩纸剪出了一些图形,请你猜一猜,这是什么?
生1:可爱的小鱼。(板贴:鱼)
生2:美丽的小花。(板贴:花)
师:观察一下,这样的图形是不是对称图形?
生:对,它们都是美丽的对称图形。
师:这些对称图形很漂亮吧!你们知道老师是怎样剪出这些图形的吗?如果给你一张纸,怎样才能剪出一个对称图形呢?(小组讨论怎样剪,然后汇报)
请一位学生说怎样剪出对称图形。
2.动手操作。
师:下面,就请同学们用彩纸自己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