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图形的运动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下P97~98“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5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能在方格纸上正确将简单图形平移、旋转和放大、缩小;进一步掌握判断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并能正确画出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设计简单图案。
,提高观察、比较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增强动手实践能力,进一步积累数学学习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产生对图形运动变化的好奇和兴趣,体验画图、设计,与同学合作交流以及获取知识的乐趣,增进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增强学好数学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图形不同运动方式的相应特点。
教学难点:在方格纸上把图形旋转、放大、缩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谈话:前面我们复习了图形的认识和测量,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复习图形运动的有关内容。通过复习,要能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图形运动的不同方式和它们的特点,能根据要求进行图形的运动操作和图案设计,提高图形观察、比较的能力。
二、整理与反思
1.回顾内容。
提问:我们学过的图形运动方式有哪些?
出示方格纸上平移、旋转、放大、缩小、轴对称的5组图形。
提问:这里的一些图形都表示了图形的运动,你能说说它们分别是图形的哪些运动方式吗?
2.反思特征。
(1)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提问:观察平移的图形,你看出平移是怎样的运动?
指出:平移是沿直线的运动。
提问:从旋转的两组图形中,你看出旋转是怎样的运动?
这两组图形的旋转有什么不同?
(2)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提问:与原来图形比较,放大和缩小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指出:图形放大或缩小后,与原来图形对应边的比相等,也就是对应边按相同的比例放大或缩小。
(3)轴对称。
提问:什么是轴对称图形?什么是对称轴?
指出:对折后能完全重合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折痕所在的直线叫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3.比较沟通。
(1)提问:哪些运动只改变图形的位置,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
哪些运动改变图形的大小,但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结合学生回答,把前面的板书内容补充完整。
(2)小结:从表中我们可以发现平移、旋转和轴对称只改变了图形位置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放大与缩小只能改变了图形的大小而不改变图形的形状。
(3)强化对称。
引导:在我们认识的平面图形中,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它们各有几条对称轴?请你画出这些轴对称的示意图,并表示出图中的对称轴,和同桌同学先互相交流一下。
交流:你找到了哪些轴对称图形?各有几条对称轴?
结合交流,呈现相应的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应用拓展
1.完成“练习与实践”第1题。
让学生说一说哪些是轴对称图形,并说明理由。
学生独立画出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
呈现学生画的对称轴,并说说是怎样确定每条对称轴的。
2.完成“练习与实践”第2题。
学生在方格纸上按要求完成。
全班交流,展示学生作品,说说各是怎么画的,师生共同评价,注意强调怎样确定平移的距离和旋转的度数,以及放大时对应边的长度。
3.完成“练习与实践”第3题。
(1)先要求学生把圆平移,使平移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