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古诗中的思念之“月”.docx

格式:docx   大小:15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古诗中的思念之“月”.docx

上传人:1656741**** 2021/8/17 文件大小:15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古诗中的思念之“月”.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古诗中的思念之“月”
教学目标:
有感情的朗读、吟诵,感受古诗词的声韵之美;
整体感悟,准确理解诗意,感知形象,把握“月”的象征意义。
背诵积累。
教学重难点:
准确理解诗意,把握月的象征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月亮,历代文人赋予它诸多美称:婵娟、玉盘、玄兔。中国人喜欢月亮,有悠久的文化传统,它可以入诗,人文,入歌,入画;可倾听,诉说,吟之,唱之。反正中国的月亮最明亮、最美丽、最圆满,因为在国人心中,月亮代表着诸多情愫。
身为四川人,让我们一起走进李白的诗作,先来感受蜀地月亮的魅力。(生齐读课题)
二、简介李白及诗歌创作背景。
(多媒体出示)李白(公元701—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其人爽朗大方,爱游山玩水、饮酒作诗,喜交友。(生齐读)
生平:长安元年(701年)生于巴西郡青莲乡(今四川江油);
神龙元年(705年)李白五岁,发蒙读书。“五岁诵六甲”(六甲:唐代小学识字课本);
开元六年(718年)李白十八岁,游历于巴蜀各地,见识广博;
开元十三年(725年)李白二十五岁,出蜀,“仗剑去国(故乡),辞亲远游”。
在一个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年轻的诗人即将离开故乡外出闯荡了,让我们一起认识蜀地的月亮。
三、整体感知,诵读知意。
1、齐读诗歌,明确字音。
请同学们齐读诗歌,把字音读准确。

评价、再读、鼓励。
2、再读诗歌,读完之后认真思考李白这次远游都走过了哪些地方?并将它们用横线勾画下来。
明确途径地:峨眉——平羌——清溪——三峡——渝州
请根据地名,在地名的前后用“/”标出停顿。按照所标示的停顿,自己练****诵读。
明确: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3、诗句中有部分地方的停顿还不够细致,我们尝试用其他的方法再次画出停顿。
请找出诗歌当中出现的事物。明确:月、月影、江水。(介绍:意象)
请根据意象再标停顿。按照所标示的停顿完成诵读(读给同桌听)。
明确: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4、引导:把握诗意。(如此一来,这句中停顿就分明多了,但是最后一句的停顿还能够再细致一点吗?)明确:思君/不见/下/渝州。
把握诗句的意思。
明确方法:先将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理解诗句的意思,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结构来画出停顿。
明确诗意:高峻的峨眉山前,悬挂着半轮秋月。流动的平羌江上,倒影着明亮的月影。夜间乘船出发,离开清溪直奔三峡。想你却难相见,恋恋不舍去向渝州。
再次诵读,读准停顿。提醒积累标示停顿的方法。评价。
四、深入体会,吟咏悟情。
(过渡:对于一个爱好游玩的人来说,一连走了这么多个地方,那他此时的心情该是怎样呢?喜悦。对未来满怀憧憬。在朗读声中,仿佛看见了一副千里蜀江远游图。)
那在这次远游当中,是谁陪伴着诗人的呢?
明确:月。“影入平羌江水流”
追问:这半轮月亮陪伴李白从蜀地出发,路过平羌,来到清溪,走过三峡,奔向渝州。故乡的山,故乡的水统统都离李白远去,只有故乡的月迟迟不肯离开。是这样吗?究竟是月亮离不开李白,还是李白舍不下月亮呢?
明确:表面是写月亮,实际上是李白舍不下故乡的月。
追问: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