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论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oc

格式:doc   大小:91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oc

上传人:小雄 2021/8/17 文件大小:9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对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摘要]塞缪尔•亨廷顿立足于二战后发生于第三世界国家实现现代 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动荡现状,研究了影响这些国家政治稳定的因素,在 《变化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中提出并阐述了政治稳定思想。构建社会 主义和谐社会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要任务,而构建社会主 义和谐社会的前提是政治稳定,能否实现政治稳定是中国成功建设和谐社 会的关键。亨廷顿提出的政治稳定思想对当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 有益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关键词]■廷顿;政治稳定思想;现代化;和谐社会
[中图分类号]D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1005-3115 (2013) 22-0066-03
一、亨廷顿政治稳定思想的主要内容
(—)基本概念
亨廷顿从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程度的平衡性与政治不稳定的根源 进行分析阐述,认为政治稳定主要表现为秩序性和持续性,依赖于政治制 度化和政治参与之间的比率。秩序性是指国家是民主的,国内无暴力事件 和分裂等现象。持续性是指国家能够持续发展,社会中也没有可以颠覆政 治体系的力量。因此,简单地说亨廷顿关于政治稳定的概念简单的说就是 在有序的政治环境下国家的发展具有持续性,以全面实现国家现代化。
(二)思想内涵 第一,现代化。现代化是一个传统社会在社会结构(政治、经济、文 化等方面)向现代社会全方位转型的一个过程。亨廷顿分析了二战后发展 中国家走向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政治动荡这种政治不稳定现象,并提出了 经典名言“现代性孕育着稳定,而现代化过程中却滋生着动乱”。①据此, 他认为真正导致发展中国家政治不稳定的根源在于一个国家进行了现代 化而又未取得现代性,这是因为现代化一方面刺激并加强了社会成员的期 望,另一方面社会的政治经济却还不具备现代性,无法满足这些期望,使 社会成员产生了强烈挫折感,但社会又缺乏对此的疏通渠道,最终导致动 乱。具体表现在:其一,政治方面。政治现代化打破了原来的政治制度并 建立了新的现代民主制度,以至于二者不断地发生冲突和磨合,造成政治 不稳定。还有因为发展中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水平低,不能满足随着现代化 深入而越来越强烈的公民政治参与意识和大规模的政治参与之间的矛盾。 其二,经济方面。现代化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快速发展,由于发展中国 家的法律制度和经济制度还不健全,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因为资源的分 配不公,产生了大量的社会不平等,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增加了公众的 不满,从而增加了政治不稳定性。其三,社会层面。公民自身的利益诉求 增速快于过渡型社会满足这些诉求能力的增速,两者的差距造成了公民的 不满,亨廷顿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社会颓废。亨廷顿给出了解决社会颓丧的 方法:增加社会流动性和提高政治制度化水平。
第二,政治制度化和政治参与。亨廷顿认为,只要一个国家政治体系 的制度化水平达到一定高度,那就能有效地吸收现代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 政治压力(例如政治参与偏高与政治制度化偏低之间的压力),并使它们 得到妥善解决,而不会造成政治动乱。因此,实现国家的政治制度化是维 持国内政治稳定的有效途径。他从政治体系的适应性、复杂性、自主性和 凝聚性四个标准来衡量政治制度化水平。同时他也认为,任何一种给定的 政体稳定都要依赖于政治参与程度和政治制度化之间的比率。现代政体区 别于传统政体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