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1
文档名称:

中国文化概论.doc

格式:doc   页数:2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中国文化概论.doc

上传人:fy5186fy 2016/6/24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中国文化概论.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中国文化概论》讲义引言一、我们的国名何以用中国统称? 1、“中国”的词义变化: 最初指都城, 后来指中原地区, 相当于黄河中下游河南大部、陕西南部、山西南部, 最后成为与东夷、南蛮、西戎、北狄相对举的国家名称, 现今我国领土的中心点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石际寺村。从地域实指向文化象征的转变, 说明不是地理观念狭隘的夜郎自大,而是传承创造先进文化的历史使命感。华夏: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解释为梧桐树般的中国人, 唐代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具体落实为服章之美和礼仪之大, 即服饰华美、文化繁荣、道德兴盛、疆域辽阔, 全面反映了以文化立国而引领世界的基本指向。中华:合中国和华夏而成,中侧重于自然,寓意天下之中;夏侧重民族,寓意华夏族群,既体现了天人合一的观念,也体现了一以贯之的价值追求。 2、中国对世界的认识: 先秦已有不少关于周边民族的记录,《史记》专设朝鲜、东越、南越、西南夷、匈奴列传, 历代正史无不著录交通境外的情况, 再加上对外贸易和宗教传播等活动,说明古人从来不是坐井观天。现存最早的中文世界地图《大明混一图》( 1389 ) ,朝鲜使臣金士衡等人参考蒙元李泽民《声教广被图》和释清浚《混一疆理图》所成《混一疆理历代国都之图》( 1402 ), 早于西方百余年准确描绘了非洲好望角。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所绘《山海舆地全图》( 1584 )已与今人的认知相差无几。最初中国被放在不起眼的角落, 看起来也不是很大, 引起很多人的不满,后来利玛窦把本初子午线进行投影转移,把中国放在了正中央。二、文化确有先进和落后之分吗? 1、文化: 广义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 狭义文化专指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 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各种制度等。 2、轴心时代: 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提出, 西元前六至四世纪的三百多年间, 北纬二十五至三十五度的地区, 人类文明的精神观念出现了重大突破,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以色列的犹太先知, 中国的老子、孔子, 印度的释迦牟尼, 奠定了塑造各自文化传统的基础, 并使之延续至今。他们的共通之处主要在于, 开始用理性的方法和道德的方式来面对世界。三、中国传统文化以糟粕为主吗? 1 、精英主导的社会价值取向: 《论语· 里仁》:“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 述而》:“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 子路》:“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2、四次读经运动: 先秦: 礼崩乐坏——道义关怀; 西汉: 焚书坑儒——反对暴力; 东汉:政局紊乱——捍卫正道;两宋:思想佛化——重建儒学四、当代中国文化的独特性何在? 1、甲午海战与政治西化: 道光二十年( 1840 ) 鸦片战争→同治年间( 1862 ) 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光绪二十年( 1894 ) 甲午海战→光绪二十四年( 1898 ) 戊戌变法, 君主立宪(日本) ;宣统三年( 1911 )辛亥革命→建立民国( 1912 ) ,民主共和(美国) ;解放战争( 1945 — 1949 )→建立共和国( 1949 ) ,社会主义(俄国) ;改革开放( 1978 以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2、新文化运动与文化西化: 光绪三十一年( 1905 ) 废止科举——制度的废除; 民国四年( 1915 ) 新文化运动——内容的取代; 民国八年( 1919 ) 五四运动——方法的重选;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1966 — 1976 ) ——精神的毁灭;当今科技主义神话——地球村的类同。 3 、文化的核心作用: 1925 年闻一多先生致梁实秋的信说:“我国前途之危险不独在政治、经济有被人征服之虑, 且有文化被人征服之祸患。文化之征服甚于他方面之征服千百倍之,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当今以核威慑为前提的大国争夺,归根结底是文化向心力的竞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即是重新恢复以文化为本而引导世界的恢弘气象。 4、知识精英的责任: 在全球化浪潮和英语强势背景下, 大学作为精英聚集地, 有责任培养“独立之精神, 自由之思想”( 陈寅恪) 的人, 而不仅是适应工业时代琐细分工的人才。对知识精英而言, 只有关注现实、思考现实、回应现实, 才可能实现“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宋代张载)的文化理想。第一讲文化载体(上) 第一部分:文化现象( 25分) 1 、汉字的发展简史: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庖牺氏始作八卦——神农氏结绳而治——黄帝之史仓颉造字( 《淮南子· 本经训》:“天雨粟,鬼夜哭。”) ——殷商甲骨文( 189 9 年王懿荣发现) ——商周金文( 刻于青铜器, 发展为大篆, 字体繁复, 书写不便) ——秦朝小篆(李斯删定,“书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