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doc

格式:doc   大小:8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doc

上传人:小健 2021/8/18 文件大小:8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土地经济学复习题.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一章:绪论
土地的概念:P2
土地的水平范围和垂直范围:P2
土地的四种自然特性:, 和质量差异性以及利用耐久性。P2
城市土地的特性有, , ,权属的可转移性,聚集效应
和,投入的无限性和可替代性以及土地空间利用的多维性等。P4
土地利用:人类通过特定的行为,以 为利用对象,获得
和,满足自身需求的过程。人们利用土地的目的表现在 和
向。P9
土地的双重属性指的是:和 P2
土地具有价值的原因是因为土地的 性和 性,形成了。
P2
只有投入 的土地才具有资本属性。P2
城市的最大特征是 和- P3
土地经济学研究的范围:, 和土地制度。P6
土地规划中“”指的是:定性,定量,定点,定时和定强度。P10
城市规划与建设由上到下的控制过程:城镇体系规划一城市发展规划一 城市总体规划一一总体规划中市与县的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规划一一控制 性详细规划——修建性详细规划——地块方案设计——初步设计——扩初设 计一建筑设计一一施工图设计——项目开发建设。P14
我国总体规划体系与土地利用规划图P12
第二章:地租理论与土地利用配置
地租可以使一种经济剩余,即总收益减去总成本后的部分。地租的分类P15
:由于土壤肥沃程度或距离市场远近带来的超额利润。
:由于土地投入程度所带来的超额利润。
绝对地租:无论租什么样的土地都要交的地租。
垄断地租:由于垄断土地所带来的地租。
农业地租理论P19
级差地租1的来源前提:社会生产价格以 为主,获得超额利
润,归 所有。
城市地租理论P22
城市级差地租来源是城市区位效益,具体包括。
城市绝对地租来源指的是城市 土地所必须交的租金。
级差地租的来源:和 的垄断
绝对地租的来源:的垄断。
市场经济体制下,是利益分配的基础。P25
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出发点:公平与效率平衡,产权权能范畴。P27
基 于 原贝U : 确 保 和 的 利 益
基于 原则:考虑 的收益,将增值部分纳入国家二次分配体系。
当距离市中心越近时,土地租金 ,农民倾向于用 代替,
使得竞标租金升高,并变为 曲线,画出两种竞标曲线。P30
画出有要素代替的情况下的竞标租金曲线以及在运输成本减少,产品价格不 变情况下和运输成本减少,产品价格下降情况下的竞标租金曲线。P30
制造业与商务办事机构的竞标租金函数:P32
P产品价格,Q生产量,t单位运输成本,d距市中心距离,S企业场地面积。
考虑要素代替,住宅的竞标地租函数为:P34
I居民收入,P*Q消费,T (d)交通成本,S 土地面积。
当考虑聚集效应时,竞标函数曲线怎样变化?
比较多人上班,考虑时间成本,税收少,小家庭情况与一般情况的竞 标租金函数。P35
分别画出贫困家庭与富裕家庭竞标函数曲线,并指出两种收入家庭居住位置, 并解释原因。P36
根据商业,办公,住宅,工业和农业对土地区位变化的敏感性不同来绘制城 市土地空间配置图。P37
第三章:区位理论与用地空间布局
区位分为 区位,交通区位和 区位。其中交通区位具体指
和 。P38
分别指出区位理论按照区位因子的划分:
成本学派:以运输成本,劳动成本最小化为决定区位配置的主要因素。
市场学派:以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行为学派:现代企业管理的发展和交通工具的现代化,人的地位和作用成 为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
社会学派:核心是政府干预经济发展,社会经济因素是影响区位的主要因 素。
历史学派:强调空间区位发展的阶段性。
计量学派:采用定量的方法,建立区域经济数学模型。
屠能圈假设前提有, , , o
运用农业竞标地租函数解释屠能圈同心圆的形成。P42
工业区位论中韦伯最低成本学派指出,工业区位靠近原料地或是消费地取决 于什么? P45
韦伯认为:比运费指向所带来的生产费用节约额大时,便产生 了。同时,高的工业,集聚的可能性就高。P46
简述中心地,中心职能,中心度以及需求门槛。
中心地:向居住在它周围的居民提供各种服务和货物的地方。
中心职能:中心地内提供商品与服务的功能,高级别的中心地提供高级别的 中心职能。
中心职能:中心地所起的中心职能大小。
需求门槛:商品和服务必须销售的最小距离。(最低购买人数)
当货物的最大销售距离 销售门槛距离时,可以获得超额利润。
每一个中心地有一个 的市场区。且市场区分等级,的市场区
服务半径大。P50
按照市场原则,K=,中心地等级序列为()\交通主干道为两 个市场与中心地相连的直线,总共有 条穿过中心地。由于运输系统联 系两个高等级中心地的道路不通过次一级中心地,所以被认为是一种效率不 高的运输系统。P51
按照交通原则,中心地不是随机分布在理想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