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实务研究.doc

格式:doc   大小:743KB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实务研究.doc

上传人:luciferios06 2021/8/18 文件大小:74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实务研究.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合同诈骗罪的司法实务研究
2

———————————————————————————————— 作者:
———————————————————————————————— 日期: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合同诈骗罪的司法实务研究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人民检察院课题组
  关键词: 合同诈骗 司法 认定 对策
  内容提要: 对于合同诈骗罪主观犯意的认定,以及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合同纠纷、普通诈骗、特殊诈骗的相互交织混杂,一直以来成为困扰司法实践的主要问题。合同诈骗与其它相关社会现象一样,它的行为手段和特点具有多样性,行为要素、,需要解构明晰合同诈骗与其它相关行为的差异,准确把握合同诈骗的本质特征,仔细考察多个方面的具体情形和证据状况,在此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加以研判和处断。
  一、合同诈骗犯罪的现状及其分析
  (一)合同诈骗犯罪处理情况
  以广州为例,2003年至2007年,广州市人民检察院共受理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的合同诈骗嫌疑人904人,其中批准逮捕640人,不(不予)批准逮捕196人。受理移送起诉710人,提起公诉526人。案件数量的受理呈激增趋势,以受理的呈捕案件为例,2004年比2003年上升15。5%,2005年比2004年上升18%,2006年比2005年上升28。8%,%。
  (二)合同诈骗犯罪的特点
  1。作案手段隐蔽、多样.(1)常规作案手段日趋隐蔽、多样。包括虚构建筑、装修工程等项目发包或合作经营,骗取他人定金、预付款、保证金、中介费;假冒电视台、文化传播公司工作人员等主体,骗取被害人广告播放费、节目费,等等。(2)新型作案手段更趋智能化。一是涉外合同诈骗。如利用在信用证或者付款方式上做手脚,。行为人通过互联网发出虚假信息,虚构主体资格和合同标的,进而与被害人签订电子合同,骗取财物。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4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近年来,司法机关对合同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在不断加大,但由于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等交织混杂,案件侦查过程中变数较大,并且合同诈骗往往与其他犯罪相互渗透,案情复杂,案件潜伏期长,时间跨度大,因而造成这类案件取证难、定性难、处理难,案件不捕率一直居高不下.
  3。危害后果日趋严重。2005年至2007年,广州市检察机关受理涉嫌合同诈骗犯罪案件共470件602人,,其中100万以上62件,最高达3560万元;多数案件被骗赃款被转移和挥霍一空,难以追回,损失严重;且牵涉的受害面比较广,少的几人,多则几十人甚至上百人,有些被害人因被骗导致经营无法运转,关门倒闭,有些老年人甚至因为被骗的养老金无法追回而一病不起,有些案件引发被害人集体上访等群体性事件.
  二、合同诈骗犯罪司法认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非法占有为目的的主观故意难以认定
  刑法规定,合同诈骗罪的主观方面必须是故意且具有非法占有目的。非法占有目的是合同诈骗犯罪的必备要件,是区分合同诈骗罪与非罪、此罪与彼罪的重要标志。从司法实践看,非法占有目的难以认定的原因和表现形式有以下几种:
  ,难以确定在案共犯的主观故意。在这些案件中,无论是以合法的单位为幌子进行诈骗,还是以个人普通共同犯罪形式进行合同诈骗,犯罪嫌疑人均辩解不知晓在逃主犯的合同诈骗行为,自己只是单位的一般工作人员。由于主犯在逃,其他证据不足以证实嫌疑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目的,最终只能不捕、不诉或撤销案件.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5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2。合同诈骗与合同欺诈混杂,,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意思表示而与之订立合同的行为。合同诈骗的构成要件和合同欺诈行为的构成要件有很多相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