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2
文档名称: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doc

格式:doc   大小:364KB   页数:1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doc

上传人:薇薇安 2021/8/18 文件大小:36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
 
      主编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ﻫ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计划委员会ﻫ  施行日期:1987年10月1日ﻫ  关于发布《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ﻫ  为国家标准的通知ﻫ 计标〔1987〕228号ﻫ  根据原国家建委(81)建发设字546号文的要求,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的《建筑统一模数制》gbj2—73,经有关部门会审,分为《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已批准发布)、《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等三本标准。现批准《住宅建筑模数协调标准》gbj100—87和《建筑楼梯模数协调标准》gbj101—87为国家标准,自一九八七年十月一日起施行,原标准《建筑统一模数制》gbj2—73同时作废。ﻫ  该两本标准由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负责。出版发行由我委基本建设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ﻫ
国家计划委员会

一九八七年二月九日
修订说明ﻫ 本标准根据原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81)建发设字第546号文下达的任务由我部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会同有关单位共同修订而成。本标准是《建筑模数协调统一标准》在楼梯中的应用,因模数协调原则是在三向正交六面体的模数化空间网格中展开的定位系统,因此本标准以矩形踏步组成直楼梯的各种平面形式为主,并作了具体的规定。ﻫ  本标准吸取了国内建筑实践的经验以及国际标准化组织燉房屋建筑技术委员会(iso/tc59)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经济技术水平修订而成。ﻫ  在本标准施行过程中,如发现需要修改或补充之处,请将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ﻫ   
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

1987年2月9日
第一章 总则ﻫ 第1.,在满足使用的前提下,通过模数协调,从而加快工程建设速度,提高楼梯的制作、安装、施工的效率和质量,特制定本标准。ﻫ 第1.、公共建筑以及一般工业建筑中,供人流通行和安全疏散的,由矩形踏步组成的楼梯。农村建筑可参照执行。ﻫ 本标准不适用于操作平台的作业楼梯以及检修梯、消防梯等。ﻫ  注:本标准的楼梯布置形式见附录二图示。
 在建筑楼梯设计中,除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外,尚应符合现行的有关国家标准、规范的规定。ﻫ ﻫ第二章 楼梯模数协调ﻫﻫ .1条 楼梯间的模数应符合下列规定:ﻫ 一、楼梯间开间及进深的尺寸应符合水平扩大模数3m的整数倍数:(图2.)ﻫ  注:必要时可采用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
 二、预制梯段和平台构件的水平投影标志长度的尺寸应符合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ﻫ  第2.0.2条 楼梯梯段宽度应采用基本模数的整数倍数。(.1)ﻫ 注:必要时可采用1/ 的整数倍数。ﻫ 楼层高度应采用下列参数:ﻫ 一、2600、2700、2800、2900、3000、3100、3200、3300、3400、3500、3600mm;ﻫ  二、3600、3900、4200、4500、4800、5100、5400、5700、6000mm及其他300mm的整数倍数。ﻫ ,并不宜小于140mm,各级踏步高度均应相同,其计算数值可按附录三表选用。(图2.)
  .5条 楼梯踏步的宽度,应采用220、240、260、280、300、320mm。ﻫ  注:必要时可采用250mm。ﻫ 第2. 楼梯梯段的最大坡度不宜超过38°即 ≤0.7813,供少量人流通行的内部交通楼梯可按附录三表放宽。(.6)
第2.,楼梯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2200mm,楼梯梯段最低、最高踏步的前缘线与顶部凸出物的内边缘线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300mm。(、2.)ﻫ  中间平台的深度,不应小于楼梯梯段的宽度,对不改变行进方向的平台,其深度可不受此限。
附录一 名词解释ﻫ
  1 楼梯(stair)由一个或若干连续的梯段和平台的组合,用以连通不同标高的平面。ﻫ  2 楼梯间(stari enclosure)用以容纳楼梯,并由墙面或竖向定位平面限制的空间。ﻫ  3 楼梯间开间(stair opening)楼梯间定位轴线之间宽度的水平距离。ﻫ  4 楼梯梯段(flight)两个平台之间若干连续踏步的组合。ﻫ  5 梯段宽度(width of stair flight)梯段边缘或墙面之间垂直于行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