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格式:doc   大小:69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上传人:小健 2021/8/19 文件大小:69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地理必修二知识点总结.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高中地理必修二知识点
第一章人口与环境
1、 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A
是指一定时期内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相减的得数。
2、 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B
生物学规律、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
育观、宗教信仰、风俗****惯、战争、自然灾害、人口政策等。
3、 人口增长模式的类型及地区分布A
“高一高一低”模式:(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
“高一低一高”模式:大多数发展中国家。
“低一低一低”模式:发达国家及部分发展中国家。
4、 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B
世界:“高一低一高”模式。
我国:由“高一低一高”模式向“低一低一低”模式过渡。
5、 “人***炸” A
形象地反映出近100多年来世界人口猛增的现象。
6、 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B
土地资源:人均拥有土地量大幅度下降,使土地承受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适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面积正在显著缩小。
矿产资源:某些重要的矿产资源正在迅速减少,有的甚至趋于区域枯竭。
水资源:淡水短缺、水体污染。
森林资源:不合理垦殖毁坏大面积森林,导致水土流失等。
7、 人口容量、人口合理容量、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区别A
人口容量:在一定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
人口合理容量: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
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 济规模的大小。
8、 人口容量的特点A
临界性;相对性;警戒性。
9、 人口迁移的概念和类型A
概念: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地的空间流动行为。
类型:国际迁移和国内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的四种类型:由农村到农村、由农村到城市(主要)、
由城市到城市、由城市到农村
10、 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B
自然生态环境:气候、土壤、水源、地形、环境、自然灾害等。
经济因素:工作机会、经济收入、升迁机会、致富机会、成功机遇等。
政治因素:政策、战争等。
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11、 我国人口迁移的现状B
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主流是中部向东部的迁移。同时,西南、西北向中部和 东部的迁移也有增加的趋势。
12>地域文化的概念A
在一定地域长时期形成的特定文化现象。
13、 外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A
婚俗:早婚:提高出生率。
婚姻关系不稳定:降低出生率。
宗教:世界主要宗教一般不反对人口增殖。提高出生率。
14、 中国文化对人口发展的影响A
(1)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2)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3)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3)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第二章城市与环境
1、 自然地理区位和经济地理区位对城市的影响B
自然地理区位:地形、气候、河流等。
经济地理区位:自然资源、交通、工农业基础、政治、旅游、科技等。
2、 城市的空间布局特点A
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并在人流、物流的聚集部位形成比较大的城市。
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在两条河流交汇处,或大的河流入海处,往往会形 成比较大的城市。
在交通运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