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一年级新生入学教育》我觉得一年级是良好地起”的铺路人作为担负“万丈高楼平地起”的铺路人, 我们应该怎样把握好这一关键时期?我觉得向学生传授文化知识固然是重要的, 但是更重要的是对学生进行习惯养成教育, 这将会对他们的学习质量、道德品质、能力的培养和今后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这样一句话:“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有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的习惯……”那要如何把握呢?我觉得教师的榜样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是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 的崇拜对象。榜样示范作为一种良好的教育方法,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是很直观、有效的。老师师在学校里的所有表现都在他们空白的心灵写下了一页, 学生在校耳濡目染地感受老师的一言一行, 并且模仿教师的言行。老师如何在短期内让学生养成一系列的良好习惯呢?这要从孩子由幼儿园转入小学这个转折期开始。我把自己的一些经验和感受归纳成以下几点: 一、行为规范的养成 1 、课堂行为习惯的培养(1 )上课:预备铃声响,学生就要坐在位置上,准备好这堂课要用的书本和文具。上课铃声一响,学生就要立刻安静下来,等候老师上课,当老师宣布上课时,全班应迅速肃立,向老师问好, 待老师答礼后, 方可坐下。学生应当准时到校上课, 若因特殊情况, 不得已在教师上课后进入教室,应先轻轻敲门,得到教师允许后,方可进入教室。开学的第一个星期, 学生还不能适应这样的上课方式, 经常是铃声响好久了, 还有学生在室外玩耍, 进班级也是急匆匆的闯进来。这个时候, 我就观察表现好的, 按照我说的去做的小朋友, 上课之前先表扬他们, 并且当着全班孩子的面给他们发小红花。这样几天后, 绝大部分孩子已经能够按照要求做到了。(2 )听讲:在课堂上,要认真听老师讲解,注意力集中,独立思考。当老师提问时,应先举手,待老师点到你的名字时才可站起来回答,发言时,身体要立正,态度要落落大方,声音要清晰响亮。一堂课 40 分钟的时间对于一年级新生来说有点难熬。我班上有个小朋友叫苏延杰, 他是个很聪明, 但是也很好动的孩子。 40 分钟安安静静的坐着对他来说太困难了。所以, 经常在课上, 他就因为坐不住找周围的同学说话或者在位置上发出很大的声响。影响课堂纪律。后来, 我发现他非常喜欢听故事和讲故事, 也发现班上很多孩子都没办法完完整整的听完 40 分钟。于是,我就把 40 分钟分成两个阶段,中间有大概 5 分钟左右的“休息”时间。我也和苏延杰定了“协议”,他能在课堂上认真听讲,我就让他在休息的时间和大家讲故事。这个方法果然奏效, 在这 5 分钟的时间里, 学生得到了休息, 有助于他们接下来的听课效率。(3 )下课:开学初期,学生一听到下课铃声就坐不住了。有的开始收拾东西,有的和周围的同学说话, 有的做好出去玩的准备。于是, 我要求他们, 听到下课铃响时, 若老师还未宣布下课, 学生应该安心的听讲, 不要忙着收拾书本, 或把桌子弄得乒乓作响, 这是对老师的不尊重。下课时, 全体同学仍需起立, 与老师互道:“再见”。待老师离开教室后, 学生方可离开。现在,我们班在这些方面的纪律和开学初相比,有了非常明显的进步。 2 、课外行为习惯的养成开学初, 我就在晨会和思品课上, 和学生一起学习了《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