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基因的本质复习学案.doc

格式:doc   大小:111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基因的本质复习学案.doc

上传人:小健 2021/8/19 文件大小:1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基因的本质复习学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第三章 基因的本质(课内复****案)
【复****目标】
总结人类对遗传物质的探索过程。。
概述DNA分子的复制。。
重点难点:
-遗传物质探索过程中的两个经典实验:

体内转化实验
体外转化实验
实验者
格里菲思
艾弗里及同事
培养细 菌
小鼠(体内)
培养基(体外)
实验结 果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能使
R型细菌一S型细菌
S型细菌的DNA使R型细菌一S型细菌
实验结 论
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
S型细菌的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多糖不是 遗传物质
联系
所用材料相同,都是肺炎双球菌(R型和S型)
体内转化实验是基础,仅说明S型细菌体内有“转化因子”,体外转化实验 进一步证明“转化因子”是DNA
两个转化实验都遵循对照原则
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
(1) 实验思路及方法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35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直接单独地观察它们的作 用。
(2) 实验结论
注意: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只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不能证明DNA是主要遗传物质。同时也无 法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外壳没有进入大肠杆菌内)。此实验中遵循的对照原则是 相互对照。
3、 实验思路:
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与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虽然实验方法不同,但实验的设 计思路却有共同之处。他们最关键的实验设计思路是什么?他们是如何实现这一思路的? 思路:将DNA和蛋白质分开,单独直接的观察它们的作用
艾弗里:采用的提纯分离的方法,将S细菌的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离 赫尔希和蔡斯: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用放射性同位素%和*S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
4、 结合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分析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特点是什么?
(1)分子结构能保持相对的稳定性 (2)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控制新陈代谢和性状(3)
能够自我复制,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4)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思考:只有哪一个实验能证明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5、对噬菌体及其侵染细菌理解
细菌细胞内噬菌体DNA复制及噬菌体蛋白质合成所需要的原料、酶、能量、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 供,这时细菌细胞内的一切变化是为噬菌体服务,这时的代谢活动由噬菌体DNA控制。
6、对“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以及”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中的“主要”二字的理解 例题剖析
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 )
③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⑥DNA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D.③④⑤⑥
①DNA是遗传物质 ②RNA是遗传物质
④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⑤糖类不是遗传物质
①④⑤⑥ B.②④⑤⑥ C.②③⑤⑥
用放射性32p标记实验前的噬菌体的DNA,然后让它去感染含31p的细菌。实验后,含32p的是
()


3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下列对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合成的描述,正确的是()

,酶来自噬菌体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