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
文档名称: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doc

格式:doc   大小:4,750KB   页数: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lu2yuwb 2021/8/19 文件大小:4.64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把我的心脏带回祖国》教学设计
D
恨,随着琴声从他的作品里流淌出来。因此,这个时候,肖邦无论在钢琴演奏还是在音乐创作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设计意图: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强调的是儿童在学****中的主动探究精神。质疑的目的是解疑,学生提出的问题必须在教学中解决。教师应给予学生解疑的方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传统的教学往往是由老师解答,而“探究性学****则要求学生自己来解决问题。学****语文的方法很多,例如:听、读、思、议、画、找、写等。运用什么方法来解决问题呢?由学生自己决定。为的是更好地体现学生学****的自主性和探究性。】
三、精讲点拨课文结束部分,升华情感
过渡:时间在肖邦的紧张工作中飞逝。
1.出示:弥留之际,肖邦紧紧握着姐姐路德维卡的手,喃喃地说:“我死后,请把我的心脏带回去,我要长眠在祖国的地下。”
指名读。
2.(1)理解“弥留之际”、“紧紧握着”。(2)朗读肖邦的话,看看表达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至死不忘祖国的强烈的爱国情感)
3.想象肖邦此时在想什么。(引导学生练说)
4.引读第6自然段。
(1)出示理解“与世长辞”①查字典,解释“辞”。(告别)②说说它的意思。(永远离开人世)
(2)读一读,比—比,说说有什么不同。
肖邦就是这样与世长辞了。
肖邦就是这样带着亡国之恨在异国他乡与世长辞了。
当时他39岁。 当时他才39岁。
交流,小结:两组中的第二句话突出了肖邦的悲愤之情,亡国之恨。
5.指导朗读:用缓慢的语速,低沉的语调齐读第6自然段。
【设计意图:在一篇文章中,有许多词语可以是整篇文章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能够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在本段教学中,我紧抓这几个关键词语,让学生进行深入体会肖邦的爱国情感。

四、矫正反馈(学案内容)
1、埃斯内尔给肖邦的特殊礼物是 ,用意是 。
2、我学****了课文知道肖邦的钢琴曲代表作 ,那 的旋律表现了波兰人民的 。
3、“弥留之际”意思是 ,肖邦在 (城市名)与世长辞,当时,他才 岁,“才”表达了作者 之情。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 ,我从这句话中读出了 。
指导方法:学生先自主完成练****然后交流展示,最后师生共同纠正反馈.
五、总结全文
1、课文讲波兰音乐家肖邦身在异国他乡不忘亡国之恨,弥留之际请求把心脏带回祖国,表达了他对祖国强烈的爱。
2、(指课题)“把心脏带回祖国”,肖邦弥留之际的请求是他灵魂深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