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2
文档名称:

二年级上学期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174KB   页数:42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二年级上学期教案.doc

上传人:蓝天 2021/8/19 文件大小:174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二年级上学期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课题:表演《小麻雀》课时:1上课时间: 月 日年班 月 日年班
教学目标:
1、 通过演唱《小麻雀》,引导学生细心地观察事物,启迪学生热爱小 动物。
2、 用柔和的声音演唱《小麻雀》,并和《早上好》相比较,说出旋律 相似的地方。
3、 能创编动作表现歌(乐)曲,准确地唱歌。
教学重点:用柔和的声音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能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教学准备:录音机,电子琴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
2 复习歌曲。
3复习柯尔文手势。
二、 基本部分:
1、 表演《小麻雀》
a完整地感受歌曲的旋律,课题是学生跟着音乐拍手、拍腿,感受 歌曲的节拍。然后听歌曲录音,用手指点歌词,想一想哪些音长?
B听歌曲的录音,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 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
C唱会歌曲后在自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2、 表演《小麻雀》
a完整地聆听范唱歌曲,使学生对歌曲有初步的感受。
提示:注意听,是谁在说话,使学生集中听歌曲。
b再听范唱。
C尽快用听长发学会歌曲,再试着将“沙沙沙”轻轻配入歌曲演唱, 使歌曲更有意境。
d分小组创编动作,边唱边表演。
课题:聆听《问声好》 课时:1 上课时间:月 日年班
月 日年班
教学目标:
1、 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的情趣, 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2、 动脑为歌曲编创歌词,动作。
教学重难点:通过聆听乐曲,感受关于大自然的音乐,能以歌声表达生活 的情趣,知道同学之间团结友爱。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听音乐问好,律动。
2新学期小结。
3复习上学期内容。
二、 基本部分:
1、 聆听《森林水车》
a、 完整聆听全曲。
提示:乐曲中你仿佛听到了是么声音?学给同学们听一听。
b、
复听全曲。随着乐曲用手指画图形谱。或用彩色笔画在白纸上, 听后,展示给大家看。
c、 想一想,用木鱼和碰钟参与乐曲的演奏,应怎样敲击比较合适, 分小组讨论,分别与乐曲合作。
2、 聆听《早上好》
A完整地聆听歌曲。
B提示:歌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
C听歌曲《早上好》分小组编创动作。
D随着复听歌曲的录音,分组表演。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后记:
教师小结。
课后记:
课题:时间的歌 课时:1上课时间: 月 日年班
月 日年班
教学目标: 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 感受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 贵,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和《调皮的小闹钟》,使学生感受 音乐所描绘的钟表的形象,体验轻松愉快的音乐情绪,认识时间的宝贵, 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起立问好,入座。
2、 复习歌曲《小麻雀》。
二、 基本部分:
1、 导入。
2、 聆听《在钟表店里》:
(1 )、启发学生看插图,听录音,初步感受管弦乐曲。
(2 )、展开联想听了这段音乐仿佛你来到什么地方?好像看到了什 么?
3、 聆听《调皮的小闹钟》:
(1 ) 小闹钟有病了,不能按时叫醒他的小主人,小主人开
始修这个小闹钟,他修好了,心里美滋滋的,你们听,他修好了吗?
(2 )、教师完整地播放录音,学生可随着课本上的图谱用手指指点 点。
、学生可根据歌曲内容,分小组,分角色创编动作表现歌曲。
三、 结束部分:
小结
三结束部分:
小结
课后记:
课题:编创与活动 课时:1 上课时间:月 日年班 月 日年班
教学目标:
通过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启发学生对节奏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 观察生活,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
教学准备:电子琴、录音机
教学内容及过程:
一、 开始部分:
1、 听音乐问好!
2、 复习上节课内容。
3、 复习《早上好》。
二、 基本部分:
1 编创与活动:
(1 ) 这是一组多层次的节奏练习,是配合歌曲《早上好》
及教材主题《问声好》安排的。
(2 ) 启发学生对大自然的感受,提示学生注意观察生活,
观察大自然,积累自己的生活常识。
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体验,编创其他声音,表现给大
家听,使学生积极动脑,主动参与。
(4 )
在分组设计更多的象声词,使这组多层次节奏练习更加生动、形象, 千万避免声硬地读,要有感情地朗读。比一比,哪个小组设计的节奏更形 象、生动、有趣。
二、结束部分:
课后记:
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