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1
文档名称:

《论语》读书心得.docx

格式:docx   大小:3,397KB   页数:11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论语》读书心得.docx

上传人:Alone-丁丁 2021/8/19 文件大小:3.32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论语》读书心得.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论语》读书心得
D
范围是更为广泛的。我一直坚信儒家思想并不能等同于儒教。我一直认为中国人必须读的书一定有《论语》这一部,从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到八股文考的就有论语,足以证明《论语》这部中国最有魅力的书,特别是在XX年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张导的那手诵读《论语》更是在一夜间让《论语》这个名字传遍神州大地,传遍世界各国。
  《论语》并不只是中国众多古典文学中可有可无的一部分,我觉得中国配得上圣贤之称的也就只有孔子了。也许只有用“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这句话才能够表达对孔子的无限的崇敬之情。孔子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深深地吸引着众多爱好古典文学之士,从孔子的出生“生而首上圩顶,故因名曰丘云”到“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尽管孔子的先祖有着不凡的身份地位,但是到来了孔子的父亲那一代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资本了。可以说孔子这个人的成长史就是《论语》这部书的大致内容了。
  《论语》这部书在我看来不仅仅包含着孔子“因材施教”的人才教育思想、以德治国的政治主张(“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同时还包含了非常浓厚的美学氛围:文字是美的、人格是美的、思想更是毋庸置疑的美……在《大学》中有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之说,这些在《论语》中也有体现。可以说孔子揭示了真善美的全面发展原则,孔子作为中国的至圣将“***之道”同“君子理想”一样,替提升到儒家理想人格的一个重要层面,但是其本质还是无法脱离仁义道德。《论语》或者说孔子的主题思想还是中庸思想但他还是赞同那些有独立人格的人(子曰: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着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他认为“过犹不及”,这种思想造就了孔子行事小心翼翼,不敢越雷池一步的谨慎态度。
  崇拜孔子是因为孔子的为人处事之道以及一些观点还是很合我的胃口,特别是在《论语》中的文字更是精炼到了极点,文字又很美。就如在雍也篇中“子曰:知者乐山,仁者乐水。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个人觉得这句话很有深度。也许有人会认为这句话有点虚,但是这些东西必须是到了一定的年纪才会有的体会,正所谓酒越老越纯,如果我在这里过多的评论就只能显示我的无知了。整部《论语》从学而篇的“学而时****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以及耳熟能详的“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人无远虑必有近忧”等等。这些道理并不是谁都可以得到的,只有经历了人世间的众多社会现状才会有如此感慨。历史上记载孔子西行不到秦,我想可以从当时的时代背景和孔子所主张的思想两个方面得到结论。孔子主张以德治天下,而在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正在崛起,在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里,秦国不敢采用只能教人静下心来慢慢做的儒家思想,于是,秦国采用了极具攻击性的法家的理论。同样的,作为一个当时就有一定盛名的大思想家,他所主张的却与秦国赞同、推崇的恰恰是对立的,在根本上说孔子道秦国就会变成无用功,而且作为当时比较先进的思想还有可能被秦国拘禁,所以说孔子西行不到秦说明了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要么孔子有自知之明,不会去惹秦的统治者;要么孔子就是个懦夫。这两个有点类似的结论,就对孔子那个“朝闻道,夕死可也”产生了一点怀疑,这不就着意味他也是有其他想法的。
  尽管孔子在《论语》中所表达的“因材施教”的人才思想应该是最早的,应该是最完美的教育观点,但是在这种大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是没有市场的,特别是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度。孔子的教学观点有一个很明显的政治特点: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可以说孔子不像某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认为的那样,不去参与世界上最为黑暗的政治,他是抱着一副为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想法积极入世,虽然因为他那近乎固执的思维、不晓人情世故导致他的许多治国良策无法付诸实践就流产了。从孔子的众多成就非凡的弟子中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没有一个人是全才。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政事:冉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子夏……就是连孔子最看好的弟子颜渊也只能是在德行方面好而已,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就是差啊!简直就是一塌糊涂,最后就落了个天妒英才,英年早逝。因材施教,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培养出某个方面的偏才,这是中国这个崇尚高考这个一考定终生的国家所不喜欢的,这样也必然导致“因材施教”在中国没有市场,因为中国的家长或者说是整个社会就是要赶鸭子上架,硬是要人们学****那些今后一辈子都不会用上的知识,还美曰其名培养全方面的素质,问题是那些教育专家所说的素质到底指什么。根据国外专家的理论是一个国家在建国三十年就至少可以出一个诺贝尔奖得主,今年是我们伟大的祖***亲六十岁的生日,目前好像没有谁有摘得诺贝尔奖的迹象。还有个就是从一个国际奥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