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成本会计仿真教学模式改革论文
【摘要】成本会计课程作为会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具有课程内容多、计算多、方法多、图表多且理论体系复杂、实践性强等特点。计算量大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数学计算能力,大量的表格之间存在着前后衔接的关系,学习难度大。本文以厦门网中网软件为载体研究成本会计仿真教学模式改革,让学生参与岗位角色中,更有效率地完成成本会计课程学习任务。
【关键词】岗位能力培养;成本会计;课程改革
成本会计作为会计学专业的主干课程,是会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课程是一门集知识、技能、技巧为一体的专业课,对学生数学计算能力要求较高,要求学生掌握成本计算、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方法。在成本会计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创新教学方式,让就业能力要求融入课程教学中,同时高职院校应加大实训基地建设,让学生能仿真就业环境来学习专业知识成为职业教育的新方向。
一、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一)传统成本会计教学的缺陷
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是基于传统制造环境下的成本费用核算过程,即工人借助机器设备对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出产成品,产品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归集出总成本后以生产的产品为中心,把总成本在当月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成本预测、决策和计划。这也是目前成本会计教学的主要方式,往往以某制造工业企业的数据为例来演算成本计算过程。但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货膨胀等客观因素会导致会计信息失真,成本核算的环境已经发生很大变化,仍进行传统成本会计教学显现出很大弊端。
(二)新经济形势对成本会计课程提出改革要求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市场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对产品的大量同质化需求转变为五花八门的个性化需求,传统的大批量、标准化生产向小批量、个性化产品发展,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传统成本会计教学中成本分配的产品法、分批法和分步法,学生到实际工作中,能够应用得上的并不多,新经济形势对成本会计教学提出新的要求。
(三)基于岗位能力培养的迫切需求
成本会计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专业课,但目前的成本会计课堂大多数仍采取以教师讲授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对于成本会计教材中复杂的表格,教师只能逐个讲解表中数据间的关系,由于难度较大,学生不明白学习这些复杂表格的目标和意义所在,也不清楚他们学习这些表格有何用处,没有学习目标因此听着听着就会走神,学习效果不言而喻。将来学生是要走向工作岗位的,基于岗位的教学过程成为成本会计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二、目前成本会计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成本会计教学内容滞后于客观环境,教学理论与实践相脱节
当前的成本会计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教学法,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被动接受知识,教学模式机械、呆板,无法吸引学生学习兴趣。当前大部分成本会计教材是模拟制造业的环境编写的,成本核算没有考虑新经济形势下的核算需求,教学内容滞后于客观环境。与此同时,当前成本会计教学课堂上教师讲解为主,而任课教师也未深入企业研究成本会计具体核算过程,课堂上也忽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