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数字新媒体概论
第七章数字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第七章数字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数字新媒体正处于一个快速增长的发展初期,各种新技术、新内容、新服务不断涌,推陈出新、优胜劣汰成为数字新媒体的快速成长必然特征。
纵览数字新媒体的技术、内容、服务与管理等方方面面的发展历程,可以发现数字新媒体发展趋势:
融合的趋势特征
内容融合
网络融合
终端融合
数字新媒体平台的移动化和宽带化趋势
融合是数字新媒体的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形态逐渐成熟,并初步显现出了融合的特征和内在规律。
数字新媒体技术是媒体融合的根本与成因和必要条件
媒体融合是以信息消费终端的受众需求为指向,由内容、网络和终端融合所构成的媒体形态的演化过程。
内容融合是媒体融合实现资源基础。
网络融合是媒体融合技术基础,是内容融合的主干融合。
终端融合是媒体融合最终目的得以实现的载体,是内容融合、网络融合的集成端口。
内容融合是网络融合的前向关联,终端融合是网络融合的后向关联,三者之间是环向关联
在媒体融合已成趋势的背景下
下列领域的融合也成为了一种趋势:
数字新媒体发展的政府导向
数字新媒体的产业政策
数字新媒体的技术标准
数字新媒体的管理体制等
数字新媒体内容的融合
1. 内容融合的形成条件
数字新媒体技术带来媒体终端数量和形态的增多,使内容的规模化需求和多样性需求具有了可能性
数字新媒体技术的发展带来的一个变革就是媒体渠道的增多,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媒体竞争的压力也直接推动了内容融合,而媒体的可替代性则是这种竞争压力的根源所在
在传统内容产品强大的外部性和稀缺性之下,政府必然采取严格的管制,而且这种管制也由于大众传媒的可掌控性而能够得到很好的实现
2. 内容融合的演进
内容生产的数字化、传输的数字化、终端接收的数字化已经定义了传媒产业必然朝数字化的方向整体转变
两个发展方向:
内容的拥有
传统媒体和超大型媒体集团的优势,会以自己强大的资本优势进行内容的购买,即对内容版权的拥有,谁拥有最多的内容版权,谁就具有了最强的竞争优势。
终端的占有
传统媒体和大型媒介集团在寻求与受众的接触点规模最大化过程中对原有传统接触终端的发展和对新兴接触终端的开拓,是存量和增量发展、聚集的过程及结果。
3. 内容融合的趋势与体制创新
数字化形态的实现,形成了内容融合的基础。内容融合促使多种多样的内容产品与服务的出现
面对着横向融合的冲击,纵向体系作用逐渐减弱,必须突破原有的内容管理制度,建立能满足媒体融合与产业融合发展要求的新的管理制度。
各个行业系统应该建立开放和融合的管理制度
由管理制度中标准之争发展到标准统一
新产业制度必须以制度创新为特色
国家的一些相关法规也面临着数字化带来的创新
数字新媒体网络的融合
不同技术的融合造成媒体发展的根本性变化,对媒体运营和管理提出新的要求,网络融合的目标自然而然地被提到了前台。
网络融合主要包括:
广电和电信的融合
有线和无线的融合
移动和固定所构成的横向融合
网络、终端和内容之间的纵向融合
三网融合
同一网络提供语音、视频、数据等多种业务。技术上趋向一致,网络上互联互通,业务上互相渗透和交叉,政策和行业管制也逐渐趋向于与网络融合的趋势相适应。
1. 网络融合的形成条件
网络融合是要打破时间和空间对信息传播的限制,满足消费者对信息即时即地的需求:
电信网、广电网和互联网在核心技术上已经成熟并相互影响,趋向一致,使得三网融合的技术条件基本具备。
互联网、数字电视以及移动通信等数字新媒体技术形成的媒体用户所具备的巨大增长潜力和提供的巨大市场空间,为网络融合提供了巨大的产业空间。
互联网、数字电视、网络电视和手机等应用的飞速发展,进一步引发了这些服务所属的电信和广电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形成了融合的内在驱动力。
技术条件成熟,适当的政策引导将会加速网络融合。
2. 网络融合的演进
网络融合对世界各国而言都是一个全新课题。
下一代网络体系架构的贡献在于采用了业务、控制、承载与接入分离的分层体系结构,支持水平业务提供模式,摒弃了传统的垂直业务提供模式,从而大大方便了新业务的快速开发和有效提供,可以支持语音、数据、图像等多媒体业务。
在实际的网络融合进程中,各国推进三网融合普遍采用了循序渐进、分步实施的发展思路。
网络融合是从单形态向多元形态、从资源垄断向资源共享、从自成体系向开放体系方向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