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爱与责任师德论文1.doc

格式:doc   大小:31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爱与责任师德论文1.doc

上传人:ranfand 2021/8/19 文件大小:3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爱与责任师德论文1.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往链点点通共享资源,了解更多请登录
法律意义上的教师,是指必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不难看出,履行教育教学、教书育人职责是教师的职业特征;专业人员是教师的身份特征。这种法律意义上的职业特征和身份特征,反映在师德上,就表现出“爱与责任”。这体现了学校以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的有机统一。
一、教师的爱。
罗素说:“在教育的过程中,不能没有爱。凡是教育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自由地发展。”可见,爱是良好教育最切实的保障,是使教育获得成功的基石。从孔子的“有教无”到夏丐尊的“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马卡连柯的“都是的威信,首先来源于爱心”到苏霍姆林斯基的“爱是道德教育的核心”。都在传递一个同样的信心:爱心教育是教育的核心,一切的教育行为都必须以爱心为出发点。
爱的基础是尊重
尊重是人类教育的层次要求,是接近自我实现的需要层次,教学中如能建立以尊重为基础的爱的教育,在学生的人格、个性、兴趣、爱好和选择等各方面给以尊重就会出现愉悦身心的教育。因为当尊重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人就会产生自信的体验和成功的喜悦,进而认识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为实现这种价值付出超科寻常的努力,形成一种自我奋进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源源不竭的学****动力。这是外推力所不能替代的。所以教学中应多一些
“以爱为根,以人为本”的尊重。任何建立在非尊重基础之上的不明智行为都不利于学生人格和身心的健全发展,不行于营迁良好教育的氛围,不利于智力和潜质的开发。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人格被侮辱、自尊被践踏、自由被剥夺的环境中,他们就不信任教师,不信任学样,甚至不信任社会。若此,就不可能形成“亲其师信其道”的亲和力。长此以往,将导致学生心理变态、性格扭曲。如此身心受损,后果不堪设想。所以尊重不可或缺,“教育成功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爱的表现是适当的赞赏
一位心理学家说:赞赏是对一个人价值的肯定,而得到你肯定评价的人,往往也会怀着一种潜在的快乐心情满足,是你对他的期待,这在心理学上叫做“赞赏效应”。身为教师,当你的学生出现问题,你准备指责、批评他的时候,你不妨换一种心情,试一试找到他的闪光点,然后真诚地表达出来,把你对他的批评或责备变成一种你对他的期待,并让他感到自己是一个值得你期待的人,你一定会收到比预想还要好的效果,你将获得意外的惊喜。
在实践中,我常常地认识和体会到赞赏对一个学生成功的重要性。赞赏,它可以使他们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会学****同时也能让他们学会赏识别人;赞赏,它可以使学生在学校快快乐乐地学****在家里轻轻松松地生活,最终赢得家长的信任。那么,多给那些艰难跋涉的孩子一份赞赏,一份真爱。让我们用充满爱意的丝雨,用“你真棒,你真行
”这样的甘露,来滋润孩子们纯洁、美丽的心灵,让他们灿烂的生命之花在明媚的成功赞赏中开放得更加绚丽多彩!
爱的行为是真诚地倾听
一个学生就是一个十分丰富,十分复杂的世界。每个学生的心灵深处都有一根弦。都是要从学生的语言表达来探知其内心世界,拔动学生的心灵之弦。善于倾听,才能赋予学生充分表达的机会,倾听本身也是一种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课堂上随时可以也现学生的质疑、反驳、争论,这一切更需要都是学会真诚地倾听。在课堂上,特别是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