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读《夜颂》有感.docx

格式:docx   大小:78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读《夜颂》有感.docx

上传人:qiang19840906 2021/8/19 文件大小:78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读《夜颂》有感.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读《夜颂》有感
[模版仅供参考,切勿通篇使用]
  -文学评论
  《夜颂》很短,仅仅600多字而已。但如若读懂它,需要一字一词细细琢磨,耐心品味,你才能品得出这篇文章的味道。如若你仅是粗略一瞥,还真的就以为《夜颂》只是赞颂黑夜而已。
  非也。《夜颂》写于1933年6月8日,选自鲁迅的杂文集《准风月谈》。解读一篇文章,我们需要知道时代背景。那么,在1933年,中国,到底发生了什么?当时,国民党反动派对左翼文化进行迫害,勿谈国事是那个年代的标签,国民党的政策一步一步逼近鲁迅这样的大文豪,于是鲁迅只能写风月之事,可国民党的政策真的能阻挡鲁迅写作的步伐吗?当然是不可能的。鲁迅表面在写风月,在写风景之文,实际上借着风月之事谈社会纷杂,谈国事。于是,我们也才能欣赏《夜颂》这样一篇文章。
  《夜颂》,文意是对夜的赞颂。而在我看来,夜颂,是对战斗者的颂歌。在文章的一开头,鲁迅就说了:“爱夜的人,也不但是孤独者,有闲者,不能战斗者,怕光明者。”也就是说,爱夜的人,不仅仅是这些人,这些人都是没有思想的,他们有的是因为孤独而爱夜,有的是因为太空闲,还有的是因为怕光,于是他们才爱夜。而真正鲁迅文中爱夜的人,我认为是战斗者,他们是清醒的,即使身处茫茫黑暗之中,仍不停住前行的步伐。鲁迅借《夜颂》这篇文章,安慰赞颂那些在黑暗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在夜颂里,有两个极端的对立面:白天和黑夜。白天是明亮的光芒,黑夜是无休止的黑暗。道貌岸然的人即使在白天也戴着伪装的面具,到了黑夜则释放出自己本来的丑陋面目,他们在暗地里做着见不得光的事情。文章的一开始,就写了清醒的人们爱夜的原因。因为黑夜是“造化所织的幽玄的天衣,普覆一切人,使他们温暖,安心”。夜使得人们无所伪装,无所逃避,只得展露出自己本来的最初的样子,赤条条地立于这个世界。清醒的战斗者可以借助夜,看出道貌岸然的人们本来的面目,揭露他们的伪装术。
  夜,就像一面镜子,透过镜子,我们可以看穿自己,也可以看穿他人。战斗者可以在夜中看出比黑夜更黑暗的东西——社会的黑暗以及人心的黑暗。当时,国民党反动派***革命者,迫害左翼文化,连鲁迅也被国民党特务机构监视着,清醒的革命者身处水深火热当中!革命者看出了社会的黑暗,于是继续前驱。而在这个时代,“乞怜,讨好,撒谎,骗人,吹牛,捣鬼的夜气,形成一个灿烂的金色的光圈,像见于佛画上面似的,笼罩在学识不凡的头脑上”。人们在白天伪装着自己,努力把自己打扮成光明灿烂的人士。可是,革命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心灵是明亮的,他们看出来人们内心的黑暗,努力地揭示道貌岸然的人的本来的真面目。就像鲁迅,写了《准风月谈》这么一本杂文集。
  战斗者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他们正确的做法总会得到其他人的认可,总会有人加入到这场战争,为社会拨开眼前的黑雾。于是,“高跟鞋的摩登女郎在马路边的电光灯下,阁阁的走得很起劲,但鼻尖也闪烁着一点油汗。”摩登女郎她是初学的时髦,也就是说明她是新的战斗者,她被一直努力的战斗者的精神所感染,于是她在黑夜里前行。她不甘于没落,不甘于平庸地活下去,于是她在黑夜里踩着高跟鞋,无畏地前往。只有这样,她才能感受沁人的夜里的风。像鲁迅这样的革命者不是在一个人战斗,他们发出的怒吼终究会得到其他清醒的人的回应,于是,摩登女郎踩着高跟鞋走起来了,于是,黑夜里,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