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
文档名称:

8. 《时间的脚印》.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5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8. 《时间的脚印》.docx

上传人:1656403**** 2021/8/20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8. 《时间的脚印》.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8. 《时间的脚印》
教学目标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2.学****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3.培养探索意识和科学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把握说明内容,理清文章 结构。
2.学****逻辑说明顺序和生动的说明语言。
难点:
学****生动的说明语言。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精品课件】展示钟表、高山、岩石的图片。
同学们,现在我们记录时间的工具主要有钟表、日历等。大自然经过亿万年的变化,给大地带来了沧海桑田的巨大改变,时间的更迭带来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 。因此,我们可以从自然界事物面貌的改变推测出时间的更迭。今天,我们来学****课文《时间的脚印》,了解一下岩石是如何记录时间的?
二、整体感知
检查预****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展示,其他学生补充点评。
【精品课件】
1.作者简介
陶世龙,1929年4月出生于四川省安岳县。1948年入北京大学地质系学****1951年到北京市团委机关工作,次年参与建立北京地质学院,历任教务处科长、副处长,学报副主编、编审,地质学史研究室主任,图书馆馆长等职。
1949年开始写作普及地质矿物知识的文章,之后,陆续发表科普小品及其它科普作品数 百篇,部分结集《揭开大地的秘密》《地球的画像》和《时间的脚印》出版。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评为有突出成就的科普作家。
2.字音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 ) 浑浊( ) 山麓( ) 海枯石烂( )
粗糙( ) 龟裂( ) 刨刮( ) 楔形文字( )
(2)解释下面词语。
踪迹:
海枯石烂:
腐蚀:
浑浊:
楔形文字:
参考
(1)给加点的字注音。
腐蚀(shí) 浑浊(zhuó) 山麓(lù) 海枯石烂(kū)
粗糙(cāo) 龟裂(jūn) 刨刮(páo) 楔形文字(xiē)
(2)解释词语。
踪迹:行动所留下可察觉的形迹。
海枯石烂:海水干涸、石头腐烂。形容历史久远,万物已变。用于盟誓,反衬意志坚定,永远不变。
腐蚀:指(包括金属和非金属)在周围介质(水、空气、酸、碱、盐、溶剂等)作用下产生损耗与破坏的过程。
浑浊:指由于沉淀或沉积物而混浊不清。
楔形文字:这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 这种文字是由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3.阅读课文,划分文章结构,并概括层次大意。
参考
第一部分(1-4):由生活时间到地质时间,引出话题:躺在山野里的岩石是重要的一种记时方式。
第二部分(5-30):岩石是怎样记录时间的。
第一层(5-22):岩石的破坏和生成。
第二层(23-30):岩石上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