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4
文档名称:

《网络信息辩真伪》教学设计[25].docx

格式:docx   大小:12KB   页数:4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网络信息辩真伪》教学设计[25].docx

上传人:drp539604 2021/8/20 文件大小:1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网络信息辩真伪》教学设计[25].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网络信息辩真伪》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信息鉴别和评价的过程和方法;
2、运用所学知识,能对具体的案例进行正确的鉴别和评价;
3、拥有敏锐地信息洞察力,较强的辨别能力。能做到抵制不良信息,追求真知。
教学重点:
1、鉴别信息的方法
2、评价信息的角度
教学难点:
1、对信息形成敏锐的洞察力
2、对信息的真伪有较强的辨别能力和有效的鉴别方法
3、对获取的信息进行辩证分析,挖掘隐含的价值和意义
学****环境设计:
教师课前在网络或者报纸上收集关于虚假信息等方面的事例资料,制作成ppt。为学生提供案例分析和讨论的素材。教学中也需要利用计算机教室的网络,让学生亲自参与鉴别和评价信息。
教学过程:
一、课程引入
(展示一组信息的图片)
当今社会,我们身边到处都充满了信息,纷繁复杂的信息,目不暇接、扑朔迷离。我们一方面感受着信息对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另一方面也要承担某些信息给人类社会带来得诸多负面效应。
如何正确的鉴别和评价信息是我们本节课探讨的问题。(展示课题)
二、讲授新课
(一)、去伪存真——判断信息的真伪性
活动1 展示《今日说法》中的片段:电话圈套(3分钟)
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并以四人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
受骗者是怎样一步步进入“电话圈套”的?
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应对措施?
 
同学们的回答我总结一下:
虚假信息的特征:


3.“经济利益”为主要目的;

“撒网”,试探性强;
6.……
应对策略:
,向权威求证;

,心存侥幸;


6.……
同学们知道中央电视台的《非常6+1》活动吗?老师也曾发短信,希望幸运降临,这不,前几天果然来了一条短信。(展示短信图片),我打开了这个网站,请同学们和我一起分析这个网站的信息。
经过我们的分析判断,我们鉴定这是个虚假的网站,我将大家的回答总结如下:
l         常识推理
l         实践验证
l         细节观察
l         权威查询
还有一个问题,你怎样看待“实践验证”这个鉴别信息的方法?
还有一个网页,是我的网友发来的,希望一起参与。
请用刚才大家总结的方法,帮助老师鉴别它们。
活动2 “答题赢取‘世博会’门票”
请在座的“专家”发言
信息果然是真实的,可是遗憾的是,已经结束了,老师没有把握住这个机会,没有留意信息的时效性啊。
(二)、 时过境迁——分析信息的时效性
,在第一时间里做的报道,具有很强的时效性
,应在事实变动中找到一个最新、最近的时间点来判断时效性
,新近才发现或披露出来的,可以通过说明自己得到信息的最新时间和来源的办法加以弥补
同学们能分别举例说明吗?
(三)因人而异——思考信息的价值相对性
活动3下面我们再来看一些近期新闻,通过快速阅读,大家找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
1、西安“剪纸”与“鼓乐”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2、云南省政府决定今年泼水节不取消。
3、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