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生研讨课
机电于信息工程学院
2014
201400800514
级 软件工程 1 班
王清钦
1) 可视化与其他领域的不同之处以及它的核心是什么?
答: 1、不同之处: 交互性:用户可以方便的以交互的方式管理和开发数据。 多维性: 可以看到表示对象或数据的多个属性或变量, 而数据可以按其每一维的值
分类,排序,组合和显示等。
可视性:数据可以用图形,曲线,二维图形,三维体和动画来显示,并可对其模式 和相互关系进行可视化分析。
、可视化的核心: 可视化就是将数据转化为更容易理解的图形, 给予人们深刻与意想 不到的洞察力, 来解释由信息源产生的大量数据, 使数据更容易被理解, 所以可视 化的核心就是讲数据转化为图形。
2) 信息可视化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国内外的现状。 目前前端的信息可视化方法都有哪 些?
答: 1、背景:首先, 20 世纪初,用表格和统计图等表达科研成果,生成的图形比文字更 易理解。其次, 计算机图形技术生成图形,使原始信息更便与理解,最初是用于科 学数据客观呈现。 1986 年,美国国家可惜基金会举办了“图形,图像处理工作站” 讨论会,正式提出了标志着“可视化技术”的“科学计算可视化”概念。
2 、意义: 历史证明, 人类的视觉在科学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如望远镜和显微镜 在天文学和生物学中的贡献就是铁证。 人类的可视化功能可对大量抽象的数据进行 分析, 人的创造性维不仅取决于逻辑思维, 而且取决于形象思维, 海量数据只有通 过可视化转化为图形, 才可以激发人类的形象思维。 找出表面上看去杂乱无章的数 据内在的规律, 可为各项研究决策层提供可靠的依据。 信息是一种表面上显式的知 识,只有将数据和信息用图形和图像表示出来, 人类才可获取其中的隐知识。 总之, 信息可视化能大大加快信息的处理速度, 有效利用海量数据, 可在人与人, 人与信 息之间实现图像通信, 使人们能深入观察信息, 为发现和理解科学规律提供有力工 具,可以实现对计算和编程过程的引导和控制, 通过交互手段改变过程所依据的条 件等。
、目的:洞察数据,发现信息,做出决策或解释数据。
、国内外的现状: 我国信息可视化技术的研究开始于 20 世纪 90 年代中期, 由于数据 量庞大, 生成图形的算法复杂, 常常需要巨型计算机和高档图形工作站等, 因此该 研究在大学等开展,已扩展到科学研究,工程,军事,医学 等各个领域,随着 internet 的兴起都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从总体上来讲,与相比还有一定差距, 尤其是在商业软件方面实力较弱。 目前, 信息可视化技 术处于发展时期, 其方法技术和用途正在日益扩大和提升, 在信息资源数字化, 网 络化, 知识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