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1. 出 师 表
教学目标
朗读课文,学会翻译文言文,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了解“表”的一般知识以及本文融议论、记叙、抒情于一体的写作方法。
领会诸葛亮对蜀汉的忠诚和他作为政治家在治国方面的方针以及作为长辈对下一代的期望与教育的拳拳之心。
教学重点
学习并积累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诸葛亮知恩图报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了解议论、记叙和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背诵课文。
课时安排
3 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介绍文体常识,导入课文
古代臣子上告的文书称为“上书”,后来名称繁多,有章、奏、表、疏、议
等多种,实则异名同类,总称为奏疏。“表”是古代奏疏的一种,用于臣下向皇上陈述请求和愿望。一般内容是议论和叙事,往往有抒情色彩。“表以陈情”(刘勰《文心雕龙·章表》),陈述衷情,这是表文的一大特点。宋代学者赵与时《宾退录》中写道:“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今天让我们走进《出师表》,体会诸葛亮为国尽忠的伟大情操。
二、整体感悟
要求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达到熟练的程度。
崩殂 恢弘 菲薄 陟罚臧否 以遗陛下 裨 猥自枉屈夙 庶竭驽钝 咨诹 遗诏 涕 阙 漏
三、疏通文意
让学生各自默读课文,参看课本注释,弄懂词句意思,有不解之处,当堂提出。教师和学生一起解疑释惑。
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三”。(积累部分词语的古今词义,能比较通顺地翻译句子)
四 、 布 置 作 业 1.诵读课文,熟悉内容。
初步理解并概括各段内容。
完成文后“思考与练习四”,背诵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