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 .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定位和测量放线施工方案
1 •编制依据
序号
名
称
1
项目工程图纸
2
《地勘报告》
3
《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16
4
《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16
5
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2 •施工准备
为了保证施工测量放线工作准确无误,施工前应组织测量人员进行学习教育,严 格遵守施工测量放线工作的基本准则,明确测量任务在施工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严格 的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工程测量作业规程》及本公司技术部编制的测量管理制度。
资料收集:收集武汉地区地址资料,了解建筑物的地下及附近场地现状资料,如 管线走向、高程和其所在位置等。
了解设计意图,熟悉并校核图纸,着重了解工程现场具体情况和定位条件,建筑 物的相互关系和轴线尺寸、地下地上的标高变化,领会设计方面对测量精度的要求。
2・3测量器具的检定
测量仪器设备检验,是测量前准备工作中很重要的一步,仪器钢尺的准确度是测 量精度和工程质量的根本保障,《计量法》中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准在工作 岗位上使用无检定合格印证或者超过鉴定周期以及经鉴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所以本 工程所用的仪器、钢尺、塔尺等必须严格按《计量法》中有关规定送检定部门做检 定、检核。经鉴定、检核合格的仪器方叮使用。
2・4人员安排
本工程施工测量队伍由一名测量技师和三名测量工程师组成测量班组,在 技术工程师领导下开展具体工作,包括制定测量施工方案、组织验线、测量资料汇 编、现场放线,填写测量施工日志等工作。
2・5仪器准备
序号
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全站仪
台
1
有效合格检定证
2
水准仪
台
3
有效合格检定证
3
经纬仪
台
3
有效合格检定证
4
激光铅垂仪
台
1
有效合格检定证
5
5m塔尺
把
3
有效合格检定证
6
50m钢尺
把
2
有效合格检定证
对讲机、线坠、计算器、盒尺、墨斗、水平尺等若干辅助器具。
2・6导线桩的校核
根据规划局所给定的控制点,进行坐标反算,求出建筑物各边长、方位角,保证正 确的依据成果;复测现场导线桩之间的关系结果满足《工程测量作业规程》(以下简 称《规程》)的要求。
2・7水准点的复核
根据测绘院提供的水准点采用复合法进行校核观测结果满足规范要求。
本工程现场:雨季施工,工期紧、交叉作业较多,场地较大,配套楼基坑开挖 深、支护易变形,会直接造成控制点的损坏等等。为保证工程正常施工,建立一个稳 固可靠、使用方便的控制网尤为重要。
平面控制网分总控制网和轴线控制网三级测设。首先建立以业主提供的控制点为 基准的总控制网,采用GPS吉合全站仪导线法测量。
根据一级控制网建立建筑物轴线控制网。地下施工平面测量釆用外控法,在基坑 外围建立控制网;地上施工平面测量均采用内控法,将轴线控制网投测在首层楼面 上,用激光垂准仪将控制点整体同步传递,并采用外控法进行校核。
建筑物的各细部尺寸控制以轴线控制网为基准对建筑物各细部控制点进行加密, 建立三级控制网。
高程采用悬吊钢尺法进行传递。高程控制网布设成闭合环形,采用数字水准仪进 行数次往返闭合测量,经平差后作为施工水准网。
3・3测量准备
1)
施工测量准备工作包括图纸的审核,
测量定位依据点的交接与校核,
人员的组织
及测量仪器的选择、检定与校核,测量方案的编制、论证与数据准备, 工程重点、难点的分析与应对措施。
2)基准控制点(网)的复测
测量工作实施前与业主进行基准控制点(网)书面和现场交接,对业主提供 的平面和高程控制点的测量成果资料和现场控制点 (网)进行复测,并将复测成 果报业主和监理审核。
3)布设原则及精度
⑴平面控制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则。 ⑵轴线控制网的布设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等进行。
⑶控制点选在通视条件良好、安全、易保护的地方。
⑷-1的规定:
-1平面控制网的测量精度要求
序号
分类
项目
1
等级
测角中误差(m
B )
测距相对中误羌
相对闭合差
2
四等
±
1/80000
1/35000
⑸控制桩位必须用混凝土保护,地面以上设醒目的围护栏杆,防止施工机具车辆碰 压,见图3・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