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8
文档名称:

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管理模式概述.doc

格式:doc   大小:82KB   页数:1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管理模式概述.doc

上传人:kunpengchaoyue 2021/8/22 文件大小:82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建设工程监理组织管理模式概述.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第五章建设工程监理组织
一、组织的基本原理
1. 组织和组织结构(☆)
1. 组织
组织--就是为了使系统达到它特定的目标,使全体参加 者经分工与协作以及设置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而构 成的一种人的组合体。
它含有三层意思:(1)目标是组织存在的前提;
(2) 没有分工与协作就不是组织;
(3) 没有不同层次的权力和责任制度就不能实现组织活动和 组织目标。
组织不能替代其他要素,也不能被其他要素所替代。但 是,组织可以使其他要素合理配合而增值,即可以提高其他 要素的使用效益。
2. 组织结构
组织内部构成和各部分问所确立的较为稳定的相互关 系和联系方式,称为组织结构。
(1) 组织结构与职权的关系。 组织结构与职权形态之间存 在着一种直接的相互关系。组织中的职权指的就是组织中成 员间的关系,职权是与合法地行使某一职位的权力紧密相关 的。
(2) 组织结构与职责的关系。组织结构与组织中各部门、 各成员的职责的分派直接有关。
(3) 组织结构图。组织结构图是组织结构简化了的抽象模 型。
2. 组织设计(☆)
组织设计就是对组织活动和组织结构的设计过程。
1. 组织构成因素
组织由管理层次、管理跨度、管理部门、管理职能 四大
因素组成。
(1) 管理层次---是指从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到最基层的实
际工作人员之间等级层次的数量。
管理层次可分为三个层次,即 决策层、协调层和执行层、操 作层。决策层的任务是确定管理组织的目标和大政方针以及 实施计划;协调层的任务主要是参谋、咨询职能,执行层的 任务是直接调动和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等具体活动内容。 操作层的任务是从事操作和完成具体任务。
(2) 管理跨度---是指一名上级管理人员所直接管理的下 级人数。 管理跨度的大小取决于所需要协调的工作量,与 管理人员性格、才能、个人精力、授权程度以及被管理者的 素质有关,还与职能的难易程度、工作的相似程度、工作制 度和程序等客观因素有关。
(3) 管理部门。管理部门的划分要根据组织目标与工作内 容确定,形成既有相互分工又有相互配合的组织机构。
(4) 管理职能。组织设计确定各部门的职能, 应使纵向的
领导、检查、指挥灵活,达到指令传递快、信息反馈及时;
使横向各部门间相互联系、协调一致,使各部门有职有责、 尽职尽责。
2. 组织设计原则
(1) 集权与分权统一的原则。 任何组织都不存在绝对的集 权和分权。在项目监理机构中,所谓集权就是总监理工程师 掌握所有监理大权,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只是其命令的执行
者;所谓分权是指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在各自管理的范围内有 足够的决策权,总监理工程师主要起协调作用。
(2) 专业分工与协作统一的原则。 分工就是将监理目标分 成各部门以及各监理工作人员的目标、任务。协作就是明确
组织机构内部各部门之间和各部门内部的协调关系与配合 方法。
(3) 管理跨度与管理层次统一的原则。 管理跨度与管理层
次成反比例关系。应该在通盘考虑影响管理跨度的各种因素
后,在实际运用中根据具体情况确定管理层次。
(4) 权责一致的原则。 在项目监理机构中应明确划分职 责、权力范围,做到责任和权力相一致。
(5) 才职相称的原则。应使每个人的现有和可能有的才能 与其职务上的要求相适应,做到才职相称,人尽其才,才得 其用,用得其所。
(6) 经济效率原则。应组合成最适宜的结构形式, 实行最
有效的内部协调,使事情办得简洁而正确, 减少重复和扯皮。
(7) 弹性原则。组织机构既要有相对的稳定性, 又要具有
一定的适应性。
(三)组织机构活动基本原理(☆☆)
1. 要素有用性原理
管理者在组织活动过程中不但要看到一切要素都有作 用,还要具体分析各要素的特殊性,以便充分发挥每一要素 的作用。
2. 动态相关性原理
组织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在于使组织机构活动的整体 效应大于其局部效应之和。
3. 主观能动性原理
组织管理者的重要任务就是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出 来。
4. 规律效应性原理
要取得好的效应,就要主动研究规律,坚决按规律办事。
二、建设工程组织管理基本模式
(一)平行承发包模式(☆☆)
1. 特点
所谓平行承发包,是指业主将建设工程的设计、施工以
及材料设备采购的任务经过分解分别发包给若干个设计单
位、施工单位和材料没备供应单位, 并分别与各方签订合同
分解任务与确定合同数量、内容时应考虑工程情况、市 场情况、贷款协议要求等因素。
2. 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