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56
文档名称: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doc

格式:doc   大小:80KB   页数:5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doc

上传人:2028423509 2021/8/22 文件大小:8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范.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 -
急诊科临床诊疗常规 技术操作规范
目 录
第一部分 临床诊疗指南
一、急性颅脑损伤
二、出血性休克
三、过敏性休克
四、急性呼吸衰竭
五、急性左心衰竭
六、急性心梗
七、心律失常
八、脑出血
九、上消化道出血
十、急性中毒的诊疗原则
十一、急性酒精中毒
十二、灭鼠药中毒
十三、有机磷农药中毒
十四、急 腹 症
十五、创伤诊疗常规
十六、多发伤的诊疗常规
十七、心肺复苏术CPR
. -
. . -
第二部分 技术操作规范
一、气管插管
二、机械通气
三、电除颤
四、清创缝合术
. -
. . -
急性颅脑损伤
(一) 初步检查1. 头部伤情 :有无头皮血肿、裂伤、头皮大面积撕脱、活动性出血、脑脊液漏、脑组织溢出、颅骨骨折。
2. 生命体征:
(1) 呼吸功能:观察有无发绀、呼吸急促、缺氧、呼吸暂停、窒息情况。(2) 循环功能:有无脉搏细速、过缓或不齐、低血压、休克等征象。3.其他部位的严重损伤:如胸腹部及肢体的损伤。
(二) 伤情判断:除呼吸循环功能外,颅脑损伤的伤情判断目前主要是采用临床分级结合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法(Glasgow a Scale,GCS),将颅脑损伤分为3级。
(三) 紧急处理:颅脑损伤的病人急救能否取得效果的关键,在于急救人员能否进行正确和及时的现场抢救,急救人员应在快速、简洁地了解患者的受伤时间、地点、原因及过程后,立即对头部和全身情况的迅速认真的检查,在综合病史及初步检查情况做出病情判断后随即开始急救。急救的重点是呼吸与循环功能的支持,及时纠正伤后发生的呼吸暂停与维持血压的稳定。急救顺序为:1. 保持呼吸道通畅:急性颅脑损伤的病人由于多因出现意识障碍而失去主动清除分泌物的能力,可因呕吐物或血液、脑脊液吸入气管造成呼吸困难,甚至窒息。故应立即清除口、鼻腔的分泌物,调整头位为侧卧位或后仰,必要时就地气管内插管或气管切开,以保持呼吸道的通畅,若呼吸停止或通气不足,应连接简易呼吸器作辅助呼吸。2. 制止活动性外出血:头皮血运极丰富,单纯头皮裂伤有时即可引起致死性外出血,开放性颅脑损伤可累计头皮的大小动脉,颅骨骨折可伤及颅内静脉窦,同时颅脑损伤往往合并有其他部位的复合伤均可造成大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而导致循环功能衰竭。因此制止活动性外出血,维持循环功能极为重要。
. -
. . -
3. 维持有效的循环功能:单纯颅脑损伤的病人很少出现休克,往往是因为合并其他脏器的损伤、骨折、头皮裂伤等造成内出血或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