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7
文档名称:

《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读(威海年会)..ppt

格式:ppt   大小:4,462KB   页数:7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读(威海年会)..ppt

上传人:allap 2021/8/22 文件大小:4.36 M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解读(威海年会)..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概述
一、定义
酱油是以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和富含淀粉的谷类及其产品为主要原料,在微生物酶的催化作用下分解熟成,并经浸滤提取的调味汁液。
第10章 酱油的酿造
二、酱油的发展史
1. 我国早在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的周朝,即有酱和醋的酿造。
2. 到了北魏贾思勰所著的《齐民要术》一书中即对发酵调味品酱、鼓、饴及酒等的制造方法作了叙述,是利用微生物酿造的最早著作。
3. 解放后,我国的酱油酿造有很大的进步,生产机械化,原料科学化,改革了生产工艺,改进了生产设备,改良了菌种,使酱油的产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酱油的品种也不断增加,生产周期缩短,成本大幅度下降。
三、酱油酿造流程
四、酱油的分类
高盐稀态发酵

酿造酱油
低盐固态发酵
生抽
配制酱油 酿造酱油
老抽
五、酱油的安全问题
原辅料及其处理
酿造酱油的原料
1、蛋白质原料
2、淀粉质原料
3、食盐
4、水
一、蛋白质原料
1、大豆
2、豆粕
3、豆饼
4、豌豆、蚕豆和绿豆
5、其他蛋白质原料
1、大豆
大豆的一般成分表
名称
水分
%
粗蛋白质
%
粗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纤维素
%
灰分
%
比例
7-12
35-40
12-20
21-31
-
-
黄豆、青豆、黑豆的统称,我国各地均有种植,其中尤以东北大豆产量最多、质量最优。
2、豆粕
豆粕是大豆先经适当的热处理、轧扁,然后加入有机溶剂,使其中油脂被提取,然后除去豆粕中溶剂,即得豆粕。
组分
粗蛋白质
脂肪
碳水化合物
粗纤维素
灰分
水分
含量
47%~51%
%~%
25%


7%~10%
3、豆饼
豆饼是大豆用压榨法提取油脂后的产物。由于压榨设备工艺条件不同,豆饼有以下几种:
(1)冷榨豆饼: 压榨前未经高温处理,将未以任何处理的大豆送入压榨机压油。
(2)热榨豆饼:大豆经过较高温度处理后(即炒熟)再经压榨。热榨豆饼水分较少,蛋白质含量高,质地疏松,易于粉碎,适合于酿制酱油
粗蛋白质
粗脂肪
碳水化合物
灰分
水分
冷榨豆饼
43%~46%
6%~7%
18%~21%
5%~6%
10%~12%
热榨豆饼
45%~48%
4%~5%
18%~21%
5%~6%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