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98
文档名称: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格式:doc   页数:9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上传人:huiwei2002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doc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1—太原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2011 年— 201 5 年) 规划纲要是根据《中共太原市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 主要阐明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意图, 明确政府工作重点, 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是未来五年我市发展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第一章加快转型跨越发展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也是太原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必须在全省转型跨越发展中发挥表率作用,努力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第一节“十一五”规划实施情况“十一五”时期是我市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发展中的各种深层次矛盾和问题, 全市上下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紧紧围绕建设新型工业基地、特色文化名城和现代宜居城市的目标, 以创新发展模式、推进绿色转型为战略着力点, 迎难而上保增长, 坚定不移促转型, 较好地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全市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2—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就。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十一五”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 %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 % , 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 % , 一般预算收入年均增长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 % 。结构调整迈出坚实步伐。三次产业比例由“十五”末的 : : 演变为 : : 。服务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能博会”成为在国内外具有较大影响力的会展品牌。实施“绿色百强”工程, 新型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得到加强, 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步伐加快, 竞争力逐步提升; 新材料、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 园区产业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煤炭资源整合、煤矿兼并重组取得重大成果,六城区和阳曲县基本退出煤炭产业。“三农”工作得到加强, 农业产业化步伐加快, 醋乳果菜肉五大加工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龙头企业达到 180 家, 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 1630 个。城乡面貌发生可喜变化。按照“南移西进、北展东扩、提升品质、重塑形象”的总体思路, 加大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一大批城市道路、桥梁、水、电、气、热、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投运, 石太客运专线、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 大西铁路和省城十大建筑等中央、省属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不断增强。以“四化四改”、“五个一工程”、“五—3—个全覆盖”为重点的城中村改造和新农村建设取得新突破,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节能减排和生态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太原市绿色转型促进条例》颁布实施,制定出台各类绿色标准 45 个,成为全国第一个以地方立法形式推动绿色转型和拥有绿色地方标准最多的城市。严格实行绿色高压线, 取缔污染严重企业和落后生产设施取得重大成效, 循环经济发展取得重大突破, 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明显。西山地区综合整治和汾河流域生态治理修复工程取得新进展,以公园、游园和道路绿化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加快推进, 全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 % , 人均公共绿地达到 平方米, 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达到 304 天,荣获“国家园林城市”称号。民生状况进一步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 % , 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 % 。全面实施“五大惠民工程”, 提前实现农村“五个全覆盖”, 城乡居民得到更多实惠。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 4% 以内。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推开,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有序推进, 在全国率先实现农村五保户全部集中供养、农村养老保险全覆盖, 率先实施社会散居孤儿最低养育制度。“百校兴学”工程全面推进,校舍安全工程“太原模式”在全国推广。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逐步健全。文化建设成效明显,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形成了一批具有太原特色的文化精品和文化品牌, 特色文化名城建设雏形显现。体育、广播电视、人口和计划生育等社—4—会事业健康发展。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和谐太原建设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政府机构改革和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有序推进, 政府职能转变取得明显成效。出台了《关于创优发展环境、培育绿色百强、实现跨越发展》的 38 条政策意见。成功发行城市建设企业债券,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国企改革三年攻坚目标基本完成。在全省率先完成文化体制改革任务。启动公立医院改革试点,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制定和实施了鼓励外商投资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积极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