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师说优秀教案.doc

格式:doc   大小:27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师说优秀教案.doc

上传人:2286107238 2021/8/23 文件大小:27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师说优秀教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
. . -
师说
韩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说"这种文体的知识。
(2)正确理解本文的思想观点。
(3)掌握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4)掌握 "师、传、从"等文言实词和 "之、其"等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力目标
(1)分析评价本文的思想观点。
(2)掌握正反对比的论证方法。
(3)背诵全文。
3、情感目标
树立尊师重教的思想,培养谦虚好学的风气。
二、重点难点
1、文言实词、虚词的掌握。
2、本文的思想观点。
3、正反对比的论证。
三、课时安排
2课时
授课人:杜云
授课时间:2010年11月23日
四、教学内容
第1课时
(一)作者简介
韩愈 (768-824),宇退之,河阳人,祖籍XX昌黎,世称 "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溢 “文”,故世人又称 "韩文公"。少小孤苦,由兄嫂抚养长大。20岁入长安,三次考进士不中。792年,第四次参加考试,登进士第。802年任国子监四门博士,从此正式步人仕途。后任国子监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中间曾几度被贬。
(二)关干古文运动及本文写作背景
六朝以来,骈文盛行,写文章不重视思想内容,讲求对偶声韵和词句华丽,尽管也产生了一些艺术成就很高的作品,却导致了文学创作中浮靡之风的泛滥。这种风气,直到中唐仍流行不衰。在唐代,韩愈不是第一个提倡 "古文"的人,却是一个集大成者。他和柳宗元一起提出"文以载道"、"文道结合"的观点,主X学****先秦、两汉 "言之有物"、"言贵创新"的优秀散文,坚决掘弃只讲形式不重内容华而不实的文风。本文第4段他赞扬李蟠 "好古文",就是指爱好他们倡导的那种古文。韩愈用他杰出的散文影响文坛,还热情地鼓励和指导后进写作古文。经过他和柳宗元等人的努力,终于把文体从六朝以来浮艳的骈文中解放出来,奠定了唐宋实用散文的基础。
韩愈著有《昌黎先生文集》四十卷,其中有许多为人们所传诵的优秀散文。他的散文,题材广泛,内容深刻,形式多样,语言质朴,气势雄壮,因此后世尊他为唐宋八大家 (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询、苏拭、苏辙、曾巩、王安石)之首。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