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9
文档名称:

服务创造价值河南全新电机维修设备电机维修工具质量提.doc

格式:doc   页数:39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服务创造价值河南全新电机维修设备电机维修工具质量提.doc

上传人:2104259382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服务创造价值河南全新电机维修设备电机维修工具质量提.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发菩提心报四重恩宗舜法师各位法师、各位营员: 非常有幸能够在这里和大家一起分享有关我个人在学****菩提心问题的一点心得体会。菩提心的教授是大乘佛教的一个重要内容,因为它关系到我们成佛的问题。如何发菩提心,行菩萨行,修菩萨道,最后圆成佛果, 这是学佛人必须要关注的一项重要课题。从 1992 年开始, 我开始学****菩提道次第广论》, 听日常法师讲的《菩提道次第广论》的磁带, 后来在我们苏州的戒幢佛学研究所也一直负责《菩提道次第略论》这门课的讲授。从 1998 年到现在《菩提道次第略论》已经讲了五次, 我还有兴趣继续把它讲下去。向菩萨发愿, 尽未来际直至成佛, 我都要宣说这样的法门,因为它最能够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完备的学修次第,所以非常重要。在这里我这样讲,也是希望我们各位,如果真的想从基础开始,深入了解佛教的义理和学修方法,我建议大家学一学《菩提道次第论》。我这次讲演的题目是《发菩提心, 报四重恩》。有关我们这次夏令营“生活在感恩的世界里”的主题,在开营式上,尊敬的净慧老和尚做了非常精彩的解释。他明确地说,“感恩”这个词在我们佛教里就是“报恩”。那么, “感恩”和“报恩”是怎样的关系呢?我就接着老和尚的意思继续讲一讲。“感恩”就是感怀恩德,这个词具有非常强烈的血性汉子的大丈夫气魄。大家看幻灯片,我给大家演示一个资料。唐代有一个叫陈润的写了一首《阙题》诗:“丈夫不感恩,感恩宁有泪。心头感恩血,一滴染天地。”就是说,大丈夫真要感恩和报恩的时候,心里升起了这种感恩的念头,就可以用一滴感恩的血遍洒天地之间。它说明“感恩”这个词的意思是非常非常重的,它蕴含着承诺,蕴含着责任,蕴含着对众生深切的感恩与报答之情,所以感恩这个词是个非常非常重的词。在《杂宝藏经》里面,有段短短的经文,就几句话,就是一篇经。《杂宝藏经》卷第五(七○) 长者为佛造讲堂获报生天因缘经中记载: 尔时王舍城,频婆娑罗王,为佛造作浮图僧房。有一长者,亦欲为佛作好房屋。不能得地,便于如来经行之处,造一讲堂,堂开四门。后时命终, 生于天上。乘天宫殿, 来供养佛。佛为说法, 得须陀洹。比丘问言:“今此天子,以何业缘,得生天宫? ”佛言:“本在人中,造佛讲堂。由是善因, 命终生天。来至我所,感恩供养。重闻说法,获须陀洹。”它讲的是有一位长者为佛建造讲堂后,获得升天的果报。因为他在人间造佛讲堂这样的善因, 升到天上, 升天后又来到释迦牟尼佛这里“感恩”供养。这个经里明确用了感恩这个词,所以说在经典里面,感恩也是有用的。另外, 我们看到的更多词是“报恩”。报恩的涵义在佛教里面有它自己独特的内涵,那就是酬报恩德的意思。在佛教里,我们一般地把这个词专门用来指报谢父母、师僧、三宝、国王或者是国土的恩德,这个词具有这样的涵义。在宋代, 梅尧臣做了一个记,叫《双羊山会庆堂记》, 他说:“堂之前许其置佛,报恩奉佛两得焉。”也用到了“报恩奉佛”这样的词语,可见是相袭已久,在佛经这样的内容就更多了。有一部翻译得很早的经典叫《杂阿含经》。在《杂阿含经》的第四十七卷里面就讲了佛当时在讲法时,听见野外有狐狸在呜呜地哀鸣,于是佛就借着这个狐狸的鸣叫为大众说法,他说的就是关于报恩的法。他说,你看这个狐狸因为身上长了疮,很痛苦,很难过,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能够把这个狐狸身上的疮病治疗痊愈的话,野狐必将知恩报恩。如果是一个愚夫他可能就不会懂得这个道理。佛讲的意思是什么呢?就是,连一个野狐因为有病,如果你拔除它的苦难、痛苦,它都会知道感念你的恩德去报答你,那么我们作为一个修行人当如是学。学什么东西呢?就是知恩报恩。“其有小恩尚报,终不忘失,况复大恩。”可见,“知恩报恩”这个词是非常有来历的。大家现在在外面见到的最多的就是赵朴初老写的“知恩报恩”这四个字,这四个字在经典里的来源就是《杂阿含经》。下面我们讲第二个内容, 就是最应当报答的“四重恩”。刚才举的经文的例子大家已经看到,世尊教导我们应当学****知恩、报恩。那么,我们究竟要报什么样的恩、知什么样的恩呢?按照《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讲法, 有四种恩是我们最应当报答的。第一种恩是“父母恩”。大家知道, 我们一般讲严父慈母。父亲管束我们非常严厉,母亲慈爱我们、对我们照顾得很周到,所以父有慈恩、母有悲恩,作为一个佛弟子,必须要感念父母的慈悲之恩。按照佛经的讲法, 认真地孝养自己的父母,供养他们所获得的福报和供养佛陀是没有什么两样的。在这点上,佛陀亲自为我们做了典范。佛陀出生后,他的母亲摩耶夫人就去世了,升到忉利天宫,他后来被他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夫人抚养***,他的母亲并没有把他养大,但对他有生育之恩。佛陀为报答母亲的生育之恩,曾经专门现神通,升到忉利天宫为他的母亲说了三个月的法,然后乘着宝阶从天宫上下降到人间。世界上第一尊佛像,就是从这里来的。因为当时的优填王很思念佛陀,三个月没见到他很想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