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6
文档名称: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doc

格式:doc   页数:1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doc

上传人:xxj16588 2016/6/26 文件大小: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doc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2015 年9月 24日, 中国政府网公布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主要内容如下。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根本要求。党的十八大特别是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来,中央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驱动发展作出了全面部署,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举措。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中央的改革决策, 形成系统、全面、可持续的改革部署和工作格局, 打通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通道, 最大限度地激发科技第一生产力、创新第一动力的巨大潜能,现制定如下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贯彻****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按照“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总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聚焦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构建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为目标,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营造有利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市场和社会环境,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情与潜力,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步伐,为实现发展驱动力的根本转换奠定体制基础。(二)基本原则激发创新。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作为根本目的,以改革驱动创新,强化创新成果同产业对接、创新项目同现实生产力对接、研发人员创新劳动同其利益收入对接,充分发挥市场作用,释放科技创新潜能,打造创新驱动发展新引擎。问题导向。坚持把破解制约创新驱动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作为着力点, 找准突破口,增强针对性,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决定性进展,提高改革的质量和效益。整体推进。坚持科技体制改革与经济社会等领域改革同步发力,既继承又发展,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建设国家创新体系,制定具有标志性、带动性的改革举措和政策措施,抓好进度统筹、质量统筹、落地统筹,增强改革的系统性、全面性和协同性。开放协同。统筹中央和地方改革部署, 强化部门改革协同, 注重财税、金融、投资、产业、贸易、消费等政策与科技政策的配套,充分利用国内国际资源,加强工作衔接和协调配合,形成改革合力,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有效率配置创新资源。落实落地。坚持科技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统筹衔接当前和长远举措,把握节奏,分步实施,增强改革的有序性。明确部门分工,强化责任担当,注重可操作、可考核、可督查,确保改革举措落地生根,形成标志性成果。(三)主要目标到 2020 年,在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突破性成果, 基本建立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更加健全,企业、科研院所、高等学校等创新主体充满活力、高效协同,军民科技融合深度发展,人才、技术、资本等创新要素流动更加顺畅,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创新资源配置更加优化,科技人员积极性、创造性充分激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创新效率显著提升, 为到 2030 年建成更加完备的国家创新体系、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奠定坚实基础。二、建立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企业是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主要载体,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不紧问题的关键是增强企业创新能力和协同创新的合力。要健全技术创新的市场导向机制和政府引导机制,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引导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成为技术创新决策、研发投入、科研组织和成果转化的主体,使创新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培育新的增长点,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一)建立企业主导的产业技术创新机制,激发企业创新内生动力 1. 建立高层次、常态化的企业技术创新对话、咨询制度, 发挥企业和企业家在国家创新决策中的重要作用。吸收更多企业参与研究制定国家技术创新规划、计划、政策和标准,相关专家咨询组中产业专家和企业家应占较大比例。 2. 市场导向明确的科技项目由企业牵头、政府引导、联合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实施。政府更多运用财政后补助、间接投入等方式,支持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 开展重大产业关键共性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开展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后补助试点。 3. 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 探索政府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的新机制。 4. 坚持结构性减税方向, 逐步将国家对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方式转变为以普惠性财税政策为主。 5 .统筹研究企业所得税加计扣除政策,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 调整目录管理方式,扩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 6. 健全国有企业技术创新经营业绩考核制度, 加大技术创新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