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关于氧化还原文字资料
驻马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组马林
关于《氧化还原反应》的复习
驻马店第一高中马林
一、 试卷反映的问题
高二2003-2004学年度驻马店市第一次摸底考试,化学试卷第20题是氧化还原内容的 一个题。此题既能考查学生对氧化还原反应有关基础知识掌握的程度(如氧化、还原、氧 化性、还原性、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及氧化还原反应等)又能考查学生有关阅读、理解、分 析、推理、归纳、演绎等能力的强弱。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题!从评卷结果看,成绩不太 理想,存在主要问题如下:
概念不清,逻辑不明
学生对氧化、还原;氧化性、还原性;氧化性强弱、还原性强弱等概念理解不到位,氧 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不准确(反应顺序、配平等)。
不知氧化性、还原性强弱,归纳出的还原性顺序错误。
计算混乱,能力不行
不知还原性顺序或归纳出的还原性顺序错误,写出的反应方程式必然错误,所以计算也 错误。在计算中不能灵活运用氧化还原反应的最本质的定量关系一一得失电子守恒。
从测试结果知,学生分析推理、归纳演绎能力不强,思维缺少有序性、严密性、深刻性 及灵活性。此题4个设问,能力要求呈梯度提高,并且思维方式有转折。对于思维能力欠 缺者确是一个巨大考验。此题考查能力性强,且区分度高,实在是一个好题!
二、 如何进行第一轮复习
复习内容
初二到高二,共4本书,主要15章,60节。内容涉及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常见元素 的单质及重要化合物,有机化学,化学实验和化学计算。
复均每章2周,共需30个周,210天左右。即2004年3月中旬结束。
复习要求
全面细致,不留死角。复习后知识呈结构化、网络化、系统化;能力上养成正向思维、 逆向思维;单向思维、多向思维;归纳思维、演绎思维之习惯。且使学生的多种思维之能 力达到经常性、深刻性、周密性、准确性、致捷性、灵活性,特别是有序性。有序是一个 社会文明与进步的标志,也是一个人能力素质强弱的一个重要标志!
复习方法
串讲、联系、归纳、演绎。旧课讲新,新中有变,变中求活。新、变、活主要体现在知 识的细、全、准,能力的序、巧、捷。
(1) 重视基础,处理好“纲”与“本”的关系第1页
驻马店第一高级中学高三化学组马林
《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是中学教学的基本依据,也是高考命题的基本依据。高考 复习要重视课本,但又不能完全依赖课本。根据高考命题已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 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考生在复习时,必须依课本、教纲和考纲为依托,融会贯 通、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能力。力求抓住五点: ①知识点;②常考点;③能力点;④德育点(爱国主义、科学史等);⑤应用点(能原、 科技、国防、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环境保护等)。要知道,高考命题的思路是“守纲 不守本”,即知识守纲、守本,不超出课本的范围,而能力守纲、不守本,可以大大超越 课本。但是,千万不可忽视能力的形成,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的范围。北京的口号是, “深挖洞,不管用;广积粮,要加强。”
(2) 注重应用,理解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
知识可以通过记忆、理解而得到深化,而能力只有通过应用才能得到培养、获得升华。 作为新高考“3+x”考试方式,能力的养成显得特别重要。高考化学所考查的能力主要 有:阅读能力、理解能力、迁移能力、处理数据能力、分析信息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力和创新能力等。其中“阅读、理解”是基础,“迁移、分析”是关键,“综合、应用” 才是目的。这些能力并不是搞题海战术就能形成的,而是在思维的基础上,通过综合与应 用而获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活学活用,唯有将知识学活、用活,方可 上升到能力,也才能在高考中取胜。
复习过程
复习过程中要把握好“四度”:
(1) 、复习内容的广度:复习过程中内容的覆盖要全面、系统,不能有漏洞和死角, 越是师生都认为简单容易的部分,越是不能忽视或丢掉,综合复习虽以重点、难点为主, 但题型、方法要全面覆盖,考前最后一阶段还要对照考试说明的要求,扫一下死角,避免 复习中留下遗憾。
(2) 、复习知识的深度:要吃透大纲、教材,对照考试说明要求的能力层次把握好教 学的深度,尤其是今年首次以新教材、新大纲命题,更需要我们认真学习,吃透精神。要 避免两个极端,一种是照本宣科,把复习课当新课讲,又因时间短,只够蜻蜒点水,讲不 清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讲不清规律和方法;另一种是忽视基础,只对拔高感兴趣,不认真 学习考试说明,凭老经验,不管大纲、考纲的变化,超纲的内容只管讲,多年一贯制,出 力不讨好。
、复习训练的难度:复习训练应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但还应针对学生的 特点,选择一些有一定难度的题目加以训练,否则能力的提高无法保证。难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