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西进运动美国西进运动目录运动简介历史背景运动历程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运动本质是一个不断向西部移民、扩张领土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开发过程是美国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是美国人民艰苦创业的过程也是驱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运动三次高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基本经验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实行梯度开发战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创立良好开发环境依靠教育与科技进步,提供开发智力支持制定优惠经济政策,引导西部开发方向深刻影响有关评价纪念建筑运动简介历史背景运动历程以农业为主的初步开发时期以工业为主的综合开发时期以高新技术为主的深度开发时期运动本质是一个不断向西部移民、扩张领土的过程是一个经济开发过程是美国工业革命所独具的特点是美国人民艰苦创业的过程也是驱杀土著居民印第安人的运动三次高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基本经验利用自然资源禀赋,实行梯度开发战略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创立良好开发环境依靠教育与科技进步,提供开发智力支持制定优惠经济政策,引导西部开发方向深刻影响有关评价纪念建筑展开编辑本段运动简介西进运动美国独立以后, 废除了英国政府颁布的禁止移民向西进的敕令, 许多来自东部沿海地区和欧洲的移民纷纷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涌向西部。据统计,阿巴拉契亚以西的人口在 1810 年只占美国总人口的 1/7 , 10 年以后增长为 1/4 。这些移民当中, 既有南部的奴隶主, 也有北部的土地投机商; 但人数最多的还是一般贫苦的拓荒者——猎人、矿工、牧民和农民, 后者是为谋生来到西部的, 他们成为西部早期移民的主体。西进运动有过三次高潮。第一次是 18 世纪末到 19 世纪初, 当时美国从法国手里购得路易斯安那, 大批移民纷纷涌向西部, 开拓俄亥俄、肯塔基和田纳西等地区, 为后来日益扩大的中西部产粮区奠定了基础;第二次是 1815 年以后,移民们在大湖区开拓,建立了美国谷物生产和畜牧业的基地, 同时在南方的濒临墨西哥湾介于佐治亚南部与路易斯安那之间的平原地区, 建立棉花种植园, 扩大了南部的奴隶制种植园经济;第三次高潮是 19 世纪中期,开拓了俄勒冈、加利福尼亚等地。到 1890 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西进运动和领土扩张是交织在一起的, 在西进运动过程中, 西部得到开发, 大大促进了美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随着西进运动的进行,大批印第安人遭到屠杀, 幸存者被强行赶到更为荒凉的“保留地”, 他们的被迫迁徙之路也被称为印第安人的“眼泪之路”。北美独立战争到 19 世纪 80年代向北美大陆西部移民拓殖扩张、掠夺印第安人土地的运动, 也是美国资本主义向宽广方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运动中, 充满美国统治阶级血腥屠杀印第安人的事实, 也留下了移民们艰苦奋斗, 开发西部的业绩。内战结束后, 大批牧牛人在 20 多年内, 把荒芜的大平原改造成为一片巨大牧场。由于工业技术的发展,小农借助于钢犁、有刺的铁丝网和农业机械,把贫瘠的草原改造为良田。 1890 年,西进运动正式结束。美国历史上的西进运动,是指美国东部居民向西部地区迁移和进行开发的群众性运动, 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扩展,始于 18 世纪末,终于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编辑本段历史背景西进运动早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向西移民的活动就开始了。南部的奴隶主、北部的土地投机商和工业资本家` 高利贷者老百姓,都希望在西部获得土地。英国政府为了把殖民地人民限制在能够控制的地方,于 176 3 年颁布了禁止移民越过阿巴拉契亚山脉以西的公告令。独立革命粉碎了这一规定。 1783 年英美议定了和平解决方案,英国把阿巴拉契亚山以西至密西西比河这一大片印第安人所有的土地,开放给了美国。 1830 年5月,A. 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 把印第安人迁到密西西比河以西。这之后, 派军队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旧西南部”( 包括今肯塔基、田纳西、亚拉巴马、密苏里、密西西比、阿肯色、路易斯安那诸州) 的土地,主要被种植园奴隶主占有,成为棉花的主要产地。“旧西北部”( 包括今俄亥俄、印第安纳、伊利诺伊、密歇根、威斯康星诸州) 的殖民开发,是由于 1785 年通过的土地条例( 按低价出售公有土地)和 1787 年《西北准州地区条例》而迅速开展的。独立革命开始时这里只不过有几千名法国人, 1810 年移民已有 27 万多, 186 0 年增加到 693 万人, 仅芝加哥城人口就有 100 万。这里是盛产谷物和养育业发达的地区。与此同时, 美国也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张, 用购买和战争手段兼并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国土。 1803 年,美国乘拿破仑忙于应付欧洲战争之际,从法国手中以 1500 万美元价格购买了称为路易斯安那的广大地区( 面积约为 83 万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