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3
文档名称:

三衢道中[2].docx

格式:docx   大小:11KB   页数: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三衢道中[2].docx

上传人:1652129**** 2021/8/24 文件大小:11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三衢道中[2].docx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三衢道中
课时目标:
1.认识生字“减”,会写“梅、溪、泛、减”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
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知诗歌大意,感受初夏季节的美好和大自然旺盛的生命力。
教学过程:
一、复****回顾,引入新课
1.引导学生回顾本课学过的两首古诗并进行熟练背诵,学生齐诵这两首诗歌。
2.谈话引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本课最后一首古诗(板书诗题,
注意提醒学生读准“衢”的读音,同时引导他们借助教材注释理解诗题的意思)。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诗人曾几的了解,教师简单补充(曾几,字吉甫南宋诗人,自号茶山居士。其诗讲究用字炼句,作诗不用奇字、僻韵风格活泼生动,咏物则重神似)。
二、总结学法。自主研读
1.质疑交流:同学们,通过前两首诗歌的学****相信大家一定累积了一些有效的学****古诗的方法,能简单交流一下吗?
生:我觉得学****古诗时一定要先把古诗读通顺,所以准确辨识每个生字的读音和字形。
师:是啊,理解诗意的重要前提就是读通、读顺诗句(归纳出示:读通诗句)。
生:熟读古诗后,我们还要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然后再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如果遇到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我们可以请教同学或者老师。
师:这个方法非常好,由字词到句子再到整首诗歌,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诗歌的大意啦(继续出示:理解诗意)。
生:我们还要体会诗人想表达的情感,只有这样我们才算真正读懂了诗歌。
师:作文的最高境界是“文为心声’,诗歌亦是如此。诗人想借助诗歌表达自己内心怎样的情感呢?如果我们不明白这一点,使不算真正学会诗歌(出示:体会诗情)。
生:老师常告诉我们“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觉得我们还要反复诵读诗歌,然后才能牢记诗歌。
师:对,诗歌的有效积累除了诵记之外.再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了(出示:诵读积累)。
2.引导学生自主学****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同时试着感知诗句的朗读节奏。教师巡视了解学生自主学****情况,适时予以点拨、指导。
(1)课件出示诗歌,检查学生朗读情况,教师提醒读准生字“泛”(不要读成了“乏”音),同时适时引导学生交流对四个生字“梅、溪、泛、减”的识写认知(四个字都是左窄右宽型结构……),并重点指导书写“溪”,提醒学生注意右半部分上面的三点以及中间的“幺”均要写得紧凑,下面“大”的横画则要写得稍长;“泛”右边“乏”的第一笔撇为平撇,下面的“之”整体成略扁之势;“减”右半部分的斜钩要写得舒展。学生根据教师的范写提示自主描写生字。
(2)教师范读诗歌(课件出示诗歌的朗读节奏: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学生按照节奏再次练****朗读,齐读诗歌。
3.再读诗歌,试着借助注释及图片理懈诗句的意思以及整首诗歌的大意,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与同学或老师交流。
(1)与同桌交流自己对诗句的理解,注意相互之间进行纠正、补充。
(2)课件依次出示诗句,指名说说不理解的地方,教师适时补充部分词语的意思(梅子黄时:指五月,梅子成熟的季节;日日晴:天气日日晴好;不减:并没有减少)。同时指名说说对诗句大意的理解,并试着串讲诗意,教师及时予以补充(梅子黄透了的时节,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我乘小舟沿着小溪而行,走到了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山路上清凉的树荫,与来的时候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