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6
文档名称:

十五从军征[4].docx

格式:docx   大小:13KB   页数:6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十五从军征[4].docx

上传人:1652129**** 2021/8/24 文件大小:13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十五从军征[4].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十五从军征
《乐府诗集》
岳池县花板小学校 肖亚鹏
教学目标:、背诵这首词,结合时代背景理解诗的情感。(重点)
,领会诗歌的表达技巧,留意诗歌的节奏和韵律,感受其声韵美。(难点)
,感受作者的思想追求和人格魅力;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能力。(重点)
教学过程:
一、作品简介:《乐府诗集》宋代郭茂倩所编。乐府是自秦代以来设立的配置乐曲、训练乐工和采集民歌的专门官署,汉乐府指由汉时乐府机关所采制的诗歌。这些诗,一部分为文人所作,一部分采集于民间。《乐府诗集》现存汉乐府民歌40余篇,多为东汉时期作品,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底层人民日常生活的艰难与痛苦,具有浓厚的生活
气息,表现了激烈而直露的感情,形式朴素自然,长于叙事铺陈,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背景介绍:
汉朝时,北部边界时常受到匈奴的威胁,战乱频繁。统治阶级大量征兵,兵役沉重,有些人一生几乎都葬送在服兵役的痛苦生活中,这首诗就写了一个老兵回家后不见亲人的痛苦经历。
三、走人文本,诗歌朗读
1、听朗读,注意节奏和生字词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2、自己再反复读两遍,然后大家齐读。注意节奏和生字词读音。
四、深入文本,诗歌内容理解分析:
前四句重点抓住“始”、“阿”理解。
刚满十五岁的少年就出去打仗,到了八十岁才回来。路遇一个乡里的邻居,问:“我家里还有什么人?”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诗句夸张手法利用:跨度很大,惹人联想。体现从军时间之长,暴露了封建社会兵役制度的不合理。
你认为“始”字用得好吗?为什么?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抓住“冢”“累累”理解体会诗意。
“你家那个地方现在已是松树柏树林中的一片坟墓。”
远景:写出了庭院因无人居住而荒芜破败的景象,同时选取象征死亡的坟墓暗示亲人的离去。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这几句抓住“狗
窦”、“雉”、“中庭”、“旅谷”、“旅葵”等理解。
走到家门前看见野兔从狗洞里进出,野鸡在屋脊上飞来飞去。院子里长着野生的谷子,野生的葵菜环绕着井台。
近景的描绘:荒凉破败的景象从侧面表明从军时间之久,回乡已物是人非。
白描:以哀景写哀情,表达老兵心中的悲哀凄凉。
照应:乡里人的答话与老兵返家后所看到的景象。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谁。
抓住“持”、“羹”、“饴”等理解句子。
用捣掉壳的野谷来做饭,摘下葵叶来煮汤。汤和饭一会儿都做好了,却不知送给谁吃。
进一步突出老翁孤独凄凉的处境和心情,令人对不合理的兵役制度产生极度痛恨之情。
这两句再次突出了主人翁家园荒芜人烟的景象,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走出大门向着东方张望,老泪纵横,就洒落
在征衣上。
体现出主人翁举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