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7
文档名称:

关于企业注销的税务处理问题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7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企业注销的税务处理问题分析.docx

上传人:露露二天 2021/8/2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企业注销的税务处理问题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关于企业注销的税务处理问题分析
摘要:市场经济中的企业生存不确定性很强,经营过程中,每天都有不少企业从市场经济中消失,这些即将消失的企业按照法定程序进行登记,就是企业注销。由于企业注销的原因具有多样化特点,在适用的法律上也存在区别。本文对企业注销的基本原因进行了概述,对注销企业资产处理的不同方式及不同的使用税收政策进行了探讨,并对注销纳税申报进行了分析,以期给企业的发展提供一点建议。
关键词:企业注销;清算;纳税申报
一、企业注销的基本原因概述
(一)按法律规定解散注销
按法律规定注销包括两种情形,一是按《公司法》规定注销,二是按其他法律规定解散注销的。其中,按《公司法》规定注销的包括:由于无法继续经营,由股东向法院申请解散;股东大会决议解散;公司合并、分立解散;处罚性解散等。同时,解散的企业需要按照《公司登记管理条例》进行企业清算,清算结束后向原登记机关申请注销。其它法律主要指《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等,或变更注册登记地至境外,需清算注销。
(二)按企业活动解散注销
企业活动引起注销一般包括企业破产与企业重组两种类型。其中,企业重组包括分立、合并、收购、出售四种,其清算都按公允价值计算。企业破产,即公司发生重大经营困难,股东利益将会受到重大损失或者无法收回投入资金时,按照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由持有10%以上的股东进行表决,请求解散,向原登记机关提出申请。

二、清算期间
清算期间即终止正常经营活动开始,到注销税务登记的期间,这一期间也是企业注销税务处理的期间,其开始标志有多种,如股东表决向人民法院提出解散申请,法院予以解散的判决日;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相关文件签发的签发日等。清算时,应该选取一定的时间作为独立的纳税年度和纳税期间,以便可以依法计算清算所得和应该缴纳的所得税额。在清算的期间,企业在存续时期内不能够开展与清算工作无关的经济活动,不能够违反相关的清算规定来开展经营行为,企业必须在自身实际经营终止60天之内要积极与税务机关进行沟通和交流,要积极主动的申报并缴纳所得税;对待涉及的增值税和营业税,企业也应该在期限内积极报送和缴纳,不得可以隐瞒,要及时结清税款,做好纳税工作。
三、清算期主要涉税项
(一)流转税类
清算期间,企业往往会有存货、固定资产等交易行为,包括直接销售或转让、资产分配两种。对于资产的直接销售和转让行为,企业在清算期间要将其视为正常的货物销售行为,要按照增值税和所得税的纳税要求来及时缴纳税金,对于企业的不动产,纳税应该由购买方承担,该项税额可以进行适当的转移。资产分配,即注销企业资产直接分配个股东或投资者,纳税人资产进行分配的,都应当按照视同销售进行税务处理。

(二)所得税类
所得税是企业开展日常经营管理工作时必须要缴纳的税种之一,是企业在清算期间结束经营业务之后,对企业自身的剩余财产和债务分配进行清算,并对自己的经济行为进行所得清算、分配企业的股息;根据《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关于企业清算业务企业所得税处理若干问题的通知》财税[200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