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8
文档名称: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分析.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8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分析.docx

上传人:露露二天 2021/8/24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分析.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关于国有企业改革问题的研究分析
一、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功能
近年来,对国有企业性质和功能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新的认识将从本质上影响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战略性调整,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路径。
有学者指出,国有经济的配置角色一直是影响国有企业作用发挥的一个根本性问题。具有普遍性配置角色的国有企业,对后来我国社会经济产生了双重影响。它既奠定了我国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特别是重工业基础,同时也造成非国有企业极度萎缩,经济效益不断下滑。要克服国有经济的缺陷,必须使国有经济从普遍性配置角色变为特殊性配置角色,即在规模上将是少数,在布局上追求优化,在经营上克服垄断。
有学者认为,现有的国有企业改革方案,无论是最初的放权让利、承包制,还是最近的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际的着眼点都在于改进国有企业的内部治理机制。但是,在国有企业最根本的问题———企业所承担的政策性负担———没有解决的情况下,这些着眼于改进内部治理机制的改革方案都将无功而返,因为这些方案都无法解决国有企业由于承担政策性负担而产生的预算软约束问题。有学者认为,只有消除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让企业具备自生能力,国有企业改革才有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国有企业的政策性负担实质上与国有企业的性质和功能密切相关。

还有学者认为,国有企业的产权改革必须置于历史形成的既有的“宪法”的规范下才能寻找到“产权改革”的真正的“历史逻辑起点”。从这个意义上说,单纯的寻利性的产权改革会面临合法性危机从而导致整个改革的合法性危机,一旦满足了这个条件,产权交易的寻利过程会内生出各种所有制企业,则转轨后的经济就是“混合经济”。
有学者从国企管理腐败特征的研究入手,指出我国进入了一个以解决垄断性产业改革问题为核心的国有企业改革新阶段。因为,国有企业管理腐败呈现出以侵吞国有资产为主的国有企业领导人个人腐败逐渐减弱、以行政垄断腐败为主的国有企业群体腐败日益严重的新特征。相对以前单纯以改善国有企业效率为改革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而言,现在必须强调在打破行政性垄断的前提下改善国有企业效率。而国企行政性垄断地位的形成同样与对国有企业功能的认识紧紧联系在一起。
二、混合所有制经济与国有企业产权改革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全面展开已有十年之久,近年来理论研究开始集中在通过实证分析,探讨国企进行产权改革后的绩效和效果方面
有学者通过对国企民营化进程的考察对国企产权改革后的效果问题作出了解答。根据世界银行一份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绩效较好的国有企业优先被民营化;总体上,国企民营化富有成效,尤其是提高了销售收入,降低了企业的成本,并最终导致企业盈利能力和生产率的大幅提高,同时并没有带来大规模的失业问题。我国国有企业通过产权改革实现民营化有着积极效果。

还有学者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改制后企业经济效益显著提高,并且主要来自于代理成本的降低,表现为管理费用率的下降;改制带来了一定的社会成本,但和国际经验相比程度不是很大;国有控股改制社会效益较好,而非国有控股改制经济效益较好;改制效果在一定期间内持续。
有学者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