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中班 健康教育
< 手足口病 >
活动目标:
一、了解关于手足口病的传播和预防的知识。
三、幼儿正确对待手足口病,不恐慌,增强幼儿预防疾病的意识。
活动准备:
有关手足口病的资料图片,课件。
活动过程:
一、师幼谈话,让幼儿知道什么是手足口疾病?
请幼儿讲述自己生病时的经历和感受。 (如请医生诊治,要定时服药,多休息,多喝水,痊愈后才回幼儿园
上课等。 )
二、幼儿观看课件,教师为幼儿讲解手足口病的传播途径:
(一)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好发于小儿的传染病,近些年来在世界各国广为流行。
(二)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亦可通过飞沫和呼吸道传播。
(三)患儿摸过的玩具、图书;带有病毒的苍蝇叮、爬过的食物。
(四)全年均可有发病,但 3-11 月份多见, 6-8 月份为高峰期。这种病传播速度极快,传播范围极广,
发病年龄可从 4 个月的婴儿到 30 岁的成人,但以 3 岁以下的婴幼儿发病率最高。
三、出示图片,教师重点介绍手足口病的临床表现.
潜伏期 2 —5 天,初期:低热,困倦、头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现疼痛性小泡。并发症:
脑膜炎、脑炎、心肌炎、迟缓性麻痹、肺水肿。
四、幼儿讨论:如何预防手足口传染病。
(多喝开水,多吃蔬菜水果,不挑食,勤洗手,勤剪指甲,不要手指头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
教幼儿如何预防:
(一)注意保持口腔卫生,饭后漱口。
(二)不吃生食物;饭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
(三)健康幼儿可口服板蓝根、大青叶等药物。
(四)少去人群拥挤的公共场所。
(五)夏天少吃冷饮,不喝生水,瓜果洗净削皮,不吃变质的食品。加强营养,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晒,
防止过度疲劳而降低抵抗能力。
五、教师指导幼儿练习用五部洗手法正确洗手的方法。
一湿、二搓、三冲、四捧、五擦
六、活动结束。
带领幼儿进卫生间洗手结束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