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2014D定岗定编和岗位定员管理办法
D
2
3
4
第六,成立岗位分析评议项目小组。岗位分析评议项目小组成员常务副总、人力资源部主管(1人)、该岗位所在部门(1人)、岗位分析专员及相关工作人员。
第七,岗位分析评议项目小组经过对岗位及其《岗位说明书》初稿的分析评议,确定正式岗位说明书(具体见附件二),任职者签字确认。
人力资源部根据组织机构设置、职责分工界定和核定的岗位工资水平制定各序列 (包括技术管理序列、专业技术序列、管理序列、辅助服务序列)岗位、档级总体设置方案,提交公司总经理审批或总经理办公会通过后下达。
岗位定员
定员编制采用效率定员法,岗位定员法,比例定员法,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
效率定员法,凡是能够计算工作量、能够实行劳动定额的人员,均应按效率定员的方法进行劳动能力平衡,适用于直接生产人员和部分辅助生产人员。
岗位定员法,分为设备岗位定员法和工作岗位定员法。
设备岗位定员法,主要是指看管设备的岗位,根据其生产过程、班制负荷程度、岗位区域条件和能否实行交叉作业等,在明确岗位责任制的基础上确定定员的方法。
工作岗位定员法,指在一定的工作岗位上,既没有固定设备,也不能实行定额和制定人工指标的人员。
比例定员法,按企业的职工总数(或一定范围人员的总数)的一定比例确定某一类人员数量的方法。
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和业务分工定员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定员。
任何部门需增加岗位或定员,必须向人力资源部提交相应报告,并提交《岗位设置花名册》和《岗位说明书》(管理、技术、辅助、后勤服务人员)或填写《劳动能力平衡表》(直接生产人员)(具体见附件三、附件四)。经人力资源部核定通过后,方可进行定员变动,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超定员配置。
6
局部职能调整或岗位整合,导致岗位设置发生变化,由人力资源部组织相关部门制定方案,报公司领导批准后生效。
所设岗位工作量不饱满的,应主动提出岗位调整意见,报人力资源部核定后方可进行岗位调整。
附件一:岗位设置花名册
附件二:岗位说明书模板
附件三、四:劳动能力平衡表
6
附件一:
岗位设置花名册
单位: 年 月 日
序号
部门
岗位
编制
定员
现员
工作内容简介
备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7
12
13
14
15
16
附件二:
岗位说明书
编号:
单位:xxxx部
岗位名称:
编制日期:
部门:xxxx部
岗位类别:
直接主管:
班组:xxx工段xxxx班
岗位工资档级:
职级:
任
职
资
格
学历:
专业知识:
经验或经历:
其他要求:
业务了解范围:
岗位目的、职责:
8
沟通关系:
内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