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新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13-2014学年
新 中 学 校 教 师 教 学 常 规 管 理 制 度
(2013年09月修订)
为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指导学校切实有效地进行教学常规管理,规范教学行为,保证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创造统一、和谐、奋进的教学环境,促进教学改革健康深入地开展,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一、计划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各门课程。
2、计划项目齐全,
3、每学期初,科任教师都必须制订个人学科教学计划。学科计划要对教材分析透彻,教学目标和教材重难点把握要准确,有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学措施、教学进度等内容。三年级以上要有作文写作计划表。
4、第学期初,学校制订相应的教学工作计划,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5、学科计划在开学两周内交至教导处。
二、备课:
(一)备课的基本要求
1、所有任教学科都要备课,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教案,并且一 律要求写详案 。备课要及时、规范,字迹工整、符合要求。
2、备课要既备教材,又备学生,既备教法,又备学法,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新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13-2014学年
3、备课注重教学环节齐全,内容具体,教学目的明确,重难点把握准确。
4、精心设计板书,做到简明扼要,布局合理。
5、作业布置:各学科要写明具体内容,要写清“练习几”“第几题”。
6、每节课上完后 (多班教学的可在相同一节内容上完后 ) ,都要认真总结课堂教学的得与失,写好教学反思及心得。作为备课的一个重要环节。
7、教师按照备课的要求自主设计教学活动程序,不准少备、漏备,抄袭教案。在这个过程中,但教师可结合本班实际情况借鉴报刊、杂志、网络中以及身边优秀教师的典型教学案例。
8、鼓励平时超周备课,做到上课前重温教案,根据学生实际调整教案。
(二)集体备课
为了做到资源共享,集思广益,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对集体备课提出如下要求:
1、组织形式:
学校按学科分年级进行集体备课,内容主要是教材教法的研究,知识点的确定及学法指导,以及研究本学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探索新的教改思路,交流教学中成功的教学经验。
2、要求:
(1) 集体备课要做到时间、地点、内容及主备人四落实。
新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13-2014学年
(2)由备课组长组织本组教师对所备单元进行深入的教材分析,使教师能准确地把握教材的地位、重难点及教育价值,提高教师个体灵活驾驭教材的能力,并确定由主备人对本单元(或章节)进行初备。
(3)以备课组为单位对主备人的备课初稿进行讨论、修订。以达到:统一教学目标,统一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统一课时分配和进度,统一作业布置、训练和活动,统一单元测试。
(4)在集体备课达成共识的基础上,各任课教师结合各班学生和教师个人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于适合本班的教案。
(5)在课程教学完成后,教师要针对教学实践写出教学反思。课后感要有针对性,做到言之有物,客观、实际地总结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法和学生学法的成功经验和尚存的困惑和不足,对今后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各备课组每月要组织一次任课教师教学反思交流。
(6)教师必须把集体备课中研究出的结果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
(1)备课组长要在开学前或在学期结束后,制定好活动计划,并于开学初上交教导处;备课组长还要期末写出该组集体备课总结,于学期结束前上交教导处。
(2)备课活动中,备课组长要做好记录,所有形成资料都要注意收集并保存,期末交教导处存档。
新中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2013-2014学年
(3)领导要参与并检查集体备课情况,及时督促各学科认真开展好集体备课工作。
(4)集体备课时间不得做任何与集体备课无关的事,不得迟到、早退或无故缺席。
三、上课:
1、课堂教学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教师应按下列要求精心组织课堂教学,确保每堂课的教学质量。
2、教师必须按课程表的安排上课,并按时上、下课。因故需要调课时,必须经教导处同意,提前将课程协调妥当。
3、上课前要求教师熟练地掌握教案内容,并提前做检查工作,准时进入教室。
4、教师要按预定的教案授课,保证落实教学内容,完成教学任务。教师上课不得拖课或提前下课,不应随意变更进度、改变教学内容。
5、教师上课应做到仪表庄重、教态自然、语言文明。教师应检查学生人数,做好考勤记录,然后才开始讲授。
6、课堂教学可采用讲授课、习题课、多媒体课等各种形式。教师要认真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