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约客》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吟诵、背诵课文。能读出诗歌的语调和节奏。
2、了解诗歌大意,赏析诗歌意境。
3、探究精彩诗句,领悟诗人情绪。
【重点】
了解诗歌大意,能有感情地朗诵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能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人的情感
一、导入:[设计意图] 通过复习关于雨的诗句,自然而然地引出课题。
同学们,让我们想象这样一个画面:撑一把伞,独自漫步在雨中,你的脑海里可能会浮现出哪些诗句?这里,老师也收集了一些诗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出示【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春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杜甫《春夜喜雨》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辛弃疾《西江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韦应物《滁州西涧》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南宋志南和尚《绝句》】江南的黄梅时节,梅子熟了,稻花香了,杏子肥了,蛙声响了。在这样的季节里,我们和南宋诗人赵师秀有个约会,一起走进他的《约客》。
二、 作者简介:
赵师秀(?~1219),南宋诗人。字紫芝,号灵秀,又号天乐。永嘉(今浙江温州)人。光宗绍熙元年(1190)进士。宁宗庆元元年(1195)任上元主簿,后为筠州推官。晚年宦游,逝于临安。赵师秀是“永嘉四灵”中较出色的作家。诗学姚合、贾岛,尊姚、贾为“二妙”。作
诗尚白描,反对江西派的“资书以为诗”。然而他自己在写诗实践中,对姚、贾诗及与姚、贾风格近似的诗,往往或袭其命意、或套用其句法。他比较擅长五律,中间两联描写景物,偶有警句,如《桐柏观》中的“瀑近春风湿,松多晓日青”之类。然而通体完整者不多。
【文题解说】
“约客”本是希望客人如约而至,然而此诗写的却是客人没有按时来,甚至没来。
三、初读古诗,初步感知
请同学们有感情的自由朗读全诗,揣摩停顿、语气、语调,并试着理解全诗的内容。
四、细读诗歌,重点分析译文及注释
译文
梅雨时节家家户户都被烟雨笼罩着,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
已经过了午夜约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看着灯花一朵一朵落下。
注释
①约客:约请客人来相会。
②黄梅时节:农历四、五月间,江南梅子黄了,熟了,大都是阴雨连连的时候,所以称夏初江南梅子黄熟的时节为“黄梅时节”。
③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处处都在下雨。
④处处蛙:到处是青蛙。
⑤有约:即邀约友人。
⑥落灯花:旧时以油灯照明,灯心烧残,落下来时好像一朵闪亮的小花。落:使……掉落。灯花:灯芯燃尽结成的花状物。
品析解读,读懂诗人
探究讨论
1、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什么季节(时令)、什么时间的什么景物?
2、 烘托了一种怎样的气氛?
3、诗的后两句中哪一句点题?
4、哪个细节描写最为传神?
5、这一细节透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六、诗文赏析
前二句交待了当时的环境和时令。“黄梅”、“雨”、“池塘”、“蛙声”,写出了江南梅雨季节的夏夜之景:雨声不断,蛙声一片。
“家家雨”既描绘出夏季梅雨的无所不在,又暗示了客人不能如期赴约的客观原因,流露出诗人对绵绵梅雨这种阴雨天气的无奈。
“处处蛙”是采用以声衬静的写法,烘托出梅雨时节乡村夜晚的恬静,这看似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