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23
文档名称:

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南.ppt

格式:ppt   大小:136KB   页数:23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PPT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南.ppt

上传人:薄荷牛奶 2021/8/25 文件大小:136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南.ppt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手足口病防控技术指南
(一) 临床诊断病例
在流行季节发病,常见于学龄前儿童,婴幼儿多见。
普通病例:发热伴手、足、口、臀部皮疹,部分病例可无发热。
重症病例:出现神经系统受累、呼吸及循环功能障碍等表现,实验室检查可有外周血白细胞增高、脑脊液异常、血糖增高,脑电图、脑脊髓磁共振、胸部X线、超声心动图检查可有异常。
极少数重症病例皮疹不典型,临床诊断困难,需结合病原学或血清学检查做出诊断。
若无皮疹,临床不宜诊断为手足口病。
(二)实验室诊断病例
临床诊断病例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为实验室诊断病例
1.病毒分离
自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脑脊液或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中分离到肠道病毒。
2.血清学检验
病人血清中特异性IgM抗体阳性,或急性期与恢复期血清IgG抗体有4倍以上的升高。
3.核酸检验
自病人血清、脑脊液、咽拭子或咽喉洗液、粪便或肛拭子、疱疹液以及脑、肺、脾、淋巴结等组织标本等标本中检测到病原核酸
发现手足口病报告病例数明显增多、病例呈聚集性分布、重症病例或出现死亡病例时,当地疾控中心应组织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填写个案调查表。
住院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为100%,
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暴发或聚集性病例的调查率为100%。
各级疾控中心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对托幼机构、学校的技术指导,落实晨检和病假追踪制度,及时发现和报告病例。
一旦发现病例,应指导或协助学校动员家长对其进行家庭隔离治疗,直至病愈后1周返校。
指导托幼机构每日对玩具、用具等进行清洗消毒,减少接触传播,减少手足口病经食品及公共场所传播。
加强对医院手足口病预防控制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一是强化医院对手足口病的诊断报告意识,对诊断为手足口病病例要如实网报。
二是强化医院感染管理指导。重点加强医院产房、儿科病房的消毒,防止院内感染。
一旦发现幼托机构/学校某一班1天内发生2例,或1周内同一班出现3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要建议该班级停课。
1周内同一幼托机构/学校发生20例及以上手足口病病例或罹患率达到20%时,或幼托机构/学校发生手足口病重症或死亡病例时,建议该幼托机构或学校停课。(与市卫生局教育局文有所不同,建议依据主管部门行政文件执行,技术文件作为参考。此标准可做网报标准)
停课时间定为2周。
重症病例的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最大程度减少死亡病例。
要认真学习《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提高对重症病例早期识别的能力,提高救治能力,该转院的要及时转院,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
技术指导工作
做好对医疗机构/学校/托幼机构的技术指导工作。
做好应急准备
要从值班制度、人员、物资、通讯、车辆等各方面做好应对突发手足口病疫情的准备。
消毒,是清除或杀灭致病微生物,切断手足口病传播途经,控制其传播流行的有效手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