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10
文档名称:

概述水利工程中坝基固结灌浆的施工技术.docx

格式:docx   大小:20KB   页数:10页
下载后只包含 1 个 DOCX 格式的文档,没有任何的图纸或源代码,查看文件列表

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这里二次下载

分享

预览

概述水利工程中坝基固结灌浆的施工技术.docx

上传人:仅仅三声 2021/8/25 文件大小:20 KB

下载得到文件列表

概述水利工程中坝基固结灌浆的施工技术.docx

相关文档

文档介绍

文档介绍:
概述水利工程中坝基固结灌浆的施工技术
摘要:在水利工程中,坝基最后的固结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整个大坝的安全稳固,因此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固结灌浆需要严格地遵照相关的技术要求,才能保证对灌浆予以很好的控制。本文主要结合实例对水利工程中坝基固结灌浆的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坝基固结灌浆;施工技术
1、实例概况
绩溪水电站具备如下多方面的效益:防洪、对下游的航运予以很好的改善,以及拦沙。对河床坝基进行固结灌浆,有如下特点:规模比较大;坝基在岩性层面上是巨厚的、条纹状、深灰色的大理岩。此外,按照坝基岩体的具体质量进行分级,右岸主要是111级;在上游弱卸荷线中,主要的岩体级别为Ⅱ级,1V1级别的岩体呈现煌斑岩脉,分布的状态为带状,V1级别的岩体分布沿f断层对应的破碎带进行。
2、固结灌浆坝基的施工方案和优化措施
、施工试验
施工前,右岸,能够灌性弱卸荷,原因是对于Ⅲ2级岩体而言,其三试区在如下位置:右岸坝基1670~1660这个范围内的高程坝趾处,坝中靠下游的如下段0+22―0+34之间;四试区因为不具备很好的灌浆性能,主要的岩石为绿片岩,在右岸1860m坝踵的具体地方,坝中靠近上游的0+9~0+16这些段间。试验中的灌浆采用的工艺具体如下:“自上而下”进行“分段钻孔,进而予以“分段灌浆”;最后做到“一次性实现成孔”,灌浆自下而上并且分段地进行。此外还进行了如下对比试验:2:1、1:1、::1这四级的试验,以及1::1这两级的具体水灰比试验。按照灌后检查的具体资料予以深入的分析,四级试验能够获得更好的可灌性,可以明显地将即使是非常细小的裂隙予以填充,见图1的具体展示;

不过对于灌浆在质量方面的具体要求,两种工艺都是可以将其予以满足的,试验最终都获得了成功,不过在灌浆的具体成效方面,“自下而上进行分段灌浆”和“自上而下进行分段灌浆”相比,前者的优越性更为明显;试验中也没有抬动,灌后整体的质量是符合设计的具体要求的,也就是说灌浆压力本身是合理的。
、施工方案
对于右岸坝段地方的坝基,进行固结灌浆的时候,原本设计选择的为混凝土盖重灌浆,这个时候盖重高度一定要达到要求,强度超过设计强度的50%以上,在仓面做好钻孔灌浆。施工的过程中,,(含六m)。对于I、Ⅱ序孔,进行自上而下的分段卡塞灌浆;对于Ⅲ序孔,则进行自下而上的卡塞灌浆。
、施工方案优化
按照对温控的具体计算,以及进行的无盖重灌浆的具体试验,发现有盖重灌浆会使得混凝土浇筑层出现长时间的间歇,对于大坝混凝土而言,就会有较大的开裂风险,河床坝段对应的岩体如果是Ⅱ、1111级,按照当前监测知晓,因为地应力产生的坝基回弹不会发生很明显的变形,河床坝段本身也不具备进行无盖重灌浆的具体条件,所以要优化原来的设计方案:对于第6~8坝段,都予以无盖重施工,施工应该尽可能地在浇筑前进行;有盖重灌浆以后,再于混凝土仓面之上做好钻孔,予以有盖重的加强灌浆。浇筑坝体混凝土前完成首浇块,遵循I、Ⅱ、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