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消化道穿孔患者护理
消化道解剖图
消化道穿孔的定义
由于不同诱因导致内容物外溢至腹膜腔而引起的化学性腹膜炎。
消化道穿孔的原因
有长期慢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病史。多发生在十二指肠的球部。(主要原因)
在饱餐、酗酒、进食刺激性食物或粗糙的食物时。
剧烈的咳嗽,腹压增高后。
服用某些药物:如利血平、激素等。
为什么会好发于十二指肠球部?
一段肠管,壁较薄,粘膜面较光,没有或甚少环状襞。
上消化道穿孔的临床表现:细菌随胃内容物进入腹腔,引起弥漫性腹膜炎,表现为剧烈腹痛腹肌紧张板状复。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是胃穿孔的最初最经常和最重要的症状。疼痛最初开始于上腹部或穿孔的部位,常呈刀割或烧灼样痛,一般为持续性,但也有阵发生性加重。疼痛很快扩散至全腹部,可扩散到肩部呈刺痛或酸痛感觉。
   穿孔初期,患者常有一定程度休克症状,病情发展至细菌性腹膜炎和肠麻痹,病人可再次出现中毒性休克现象。
 、呕吐  约有半数病人有恶心、呕吐,并不剧烈,肠麻痹时呕吐加重,同时有腹胀,便秘等症状。   
  发烧、脉快、白细胞增加等现象,但一般都在穿孔后数小时出现
病情较轻,腹膜炎体征趋于局限者,或全身条件差,难以耐受手术者,可选择非手术治疗。
①持续胃肠减压;②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加强营养代谢支持;③静脉应用抑酸剂;④全身应用广谱抗生素;⑤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1)穿孔修补术:适用于一般状态差,伴重要脏器严重疾病,穿孔时间长超过8-12小时,腹腔内炎症重及胃十二指肠严重水肿,估计根治手术风险大者。
(2)根治性手术:适用于病人一般情况好,穿孔在8-12小时内,腹腔内感染和胃十二指肠水肿较轻,无重要脏器并存疾病者。主要术式有胃大部切除术,穿孔修补加壁迷走神经切断术等。
疼痛:与消化道穿孔后消化液对腹膜的强烈刺激有关
生命体征的改变:与疾病有关
焦虑和恐惧:与知识缺乏,担心疾病预后有关
舒适度的改变:与疼痛及胃肠减压置管有关
术前的护理诊断
疼痛:与手术、咳嗽、留置导管有关。
清理呼吸道低效:与伤口疼痛、咳嗽无力。留置胃管,痰粘稠、量多有关。
舒适度的改变:与手术、疼痛、留置导管有关。
体液不足:与消化液丢失及禁食禁水有关。
术后护理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