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介绍:ASA产科麻醉临床指南概读
Ⅰ、麻醉前评估
病史和体检
分娩期血小板计数
血型-抗体筛查
围麻醉期胎心监测记录
病史和体检
虽然缺乏足够的对照研究来评价病史采集 (如回顾病历记录) 和体格检查对围产期的影响,但文献报道了一些患者或临床表现可能与产科并发症有关。
推荐:麻醉科医生应在麻醉前确切地采集病史和体格检查。这些包括但不限于:产妇的现病史、既往麻醉史、相关的产科病史;产前血压、气道、心肺检查。如需要实施椎管内麻醉,还应检查患者的背部情况。
分娩期血小板计数
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正常分娩的产妇常规围产期血小板计数能够预测麻醉并发症。文献提示对伴有可疑和妊娠有关的高血压疾病,如子痫前期或HELLP综合征和其他的凝血功能异常的产妇进行血小板计数检测是有用的。
推荐:目前尚未确定某个特定血小板计数值能预示椎管内麻醉并发症的发生。麻醉医师应根据患者具体病史、体检等临床表现,因人而异决定是否需要检测血小板计数。健康产妇不需常规检测血小板计数。
血型-抗体筛查
血型-抗体筛查可减少产妇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文献证据不足,健康产妇和无并发症的产妇有必要进行交叉配血试验也同样证据不足。
推荐:阴道分娩或剖宫产、无产科并发症和内科并发症的产妇(健康产妇)不需常规血型-交叉配血试验。
围麻醉期胎心监测记录
文献提示麻醉及镇痛药物可能影响胎儿心率。至于围麻醉期的胎心监测是否可以预防或者减少胎儿及新生儿并发症的证据不足。
推荐:椎管内分娩镇痛前后的胎心监测应当由熟知该技术的医护人员实施。专责小组注意到在实际工作中,全程胎心监测可能没有必要,在实施椎管内麻醉/镇痛操作阶段,这种监测也不一定都能实现。
Ⅱ、预防误吸
透明流质饮食
固体食物
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透明流质饮食
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禁饮透明液体时间长短与产程中的呕吐、反流或误吸的关系。
推荐:允许不伴产科并发症产妇饮用适量透明液体。择期剖宫产孕产妇麻醉诱导前,禁饮2小时。避免液体内含颗粒状物体比限制摄入液体容量对预防误吸更为重要。然而,对有误吸风险因素 (如病态肥胖、糖尿病、困难气道) 或剖宫产风险增大 (如,不确定性胎心异常) 的产妇可能需要因人而异地进一步限制液体的摄入。
固体食物
还不清楚到底需要禁食(固体食物)多长时间才能避免产妇误吸的发生。特定禁食时间的长短和产妇安全性关联的文献证据不足。
推荐:产妇在产程中应禁食固体食物,择期手术(择期的剖宫产或产后输卵管结扎)的产妇应根据摄取的食物种类(如,脂类的含量)禁食6~8小时。
抑酸剂、H2受体拮抗剂和甲氧氯普胺
无文献明确证实降低胃液酸度是否与降低呕吐频率、减少误吸入肺的发生以及是否与降低误吸胃内容物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相关。文献支持H2-受体拮抗剂可以有效减低产妇的胃液酸度,也支持甲氧氯普胺可以降低围产期妇女恶心、呕吐的发生。
推荐:产妇在产程中应禁食固体食物,择期手术(择期的剖宫产或产后输卵管结扎)的产妇应根据摄取的食物种类(如,脂类的含量)禁食6~8小时。